水蛭亦稱醫蛭,俗稱水螞蟥。提到水蛭,絕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吸血蟲”,但在江蘇揚中西來橋鎮西來村利宸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朱勤夫婦卻不走尋常路,他們看準水蛭的藥用價值及龐大的需求市場,盤活廢舊種植大棚地,把“吸血蟲”變成“軟黃金”,通過規模化養殖水蛭,成功摸索出一條水蛭養殖致富之路。
走進水蛭養殖基地的大棚,只見朱勤妻子張紅梅正手拿電筒和網抄,將水池內不健康的水蛭撈上來。據朱勤介紹,“當前我們正在做好水蛭入冬前準備工作,所有水蛭全部進入土堆里入冬,待到明年4月份左右再出土產卵。”“去年沒有把孵化技術學到手,所以純利潤一般。今年掌握了這項技術,孵化成本能節省二三十萬元。”朱勤笑著說道。據介紹,今年朱勤整個養殖基地共計收獲水蛭100多萬尾。
據了解,朱勤夫婦養殖的是水蛭品種是寬體金線蛭,是水蛭中藥用價值較高的品種。由于養殖的人少,市場需求大,目前,鮮水蛭收購價每公斤150元左右,加工晾干后,每公斤水蛭干能賣到1900元左右。
談及自己的水蛭養殖基地的落成,朱勤告訴記者,這一切都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西來村相關工作人員前后跟進一年多,從選址到與村民小組積極協商,再到建設中對水電設施、泵房建設、政策幫扶等方面都給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西來村黨委書記施為民告訴記者,自利宸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項目建成以來,不僅盤活了原來的秧草廢舊大棚地,為村里每年帶來2萬元左右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還給周邊一些村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一舉多得。
看著眼前初具規模的25余畝水蛭養殖大棚,朱勤滿懷干勁地說道:“希望通過不斷學習充電,把水蛭產量提高、品質提升,打造一塊屬于自己的水蛭養殖金字招牌,為村里的特色農業發展出一份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