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變綠洲,以漁改堿!內蒙古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生猛對蝦了!
發布時間:2023/12/14 17:23:13 來源:央廣網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昔日茫茫大漠,如今不僅蔬果飄香,甚至可以在家門口吃上海鮮。走進內蒙古杭錦旗東爍水產養殖基地的蝦棚,一股新鮮的“海鮮味兒”撲鼻而來。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昔日茫茫大漠,如今不僅蔬果飄香,甚至可以在家門口吃上海鮮。走進內蒙古杭錦旗東爍水產養殖基地的蝦棚,一股新鮮的“海鮮味兒”撲鼻而來。工作人員正拿著網兜熟練地起蝦,一只只活蹦亂跳的南美白對蝦正從鹽堿地改造的池塘里被打撈上來,分揀、稱重、充氧、裝車……東爍水產養殖基地總經理曾傳東查看蝦苗(央廣網發 魏婷 攝)東爍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傳東是一位在鄂爾多斯市經商多年的福建籍企業家,對水產養殖業有著豐富的經驗。2018年,吉日嘎朗圖鎮光茂村開發利用閑置的鹽堿地資源。曾傳東憑借著在福建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經驗,嘗試發展鹽堿水域南美白對蝦。“我們通過流轉鹽堿化土地開挖池塘,示范帶動周邊農牧民發展水產養殖,不僅能實現可觀收益,還能很好地改造水塘周邊的鹽堿地土壤結構,使土壤中的鹽堿成分明顯下降。”曾傳東介紹,目前項目總占地面積為330畝,其中養殖水面面積約為260畝,引進國內先進的工廠化對蝦養殖技術,實施工廠化高密度養殖,2023年投放南美白對蝦苗約2000萬尾。杭錦旗采取“海鮮陸養”的模式,充分利用鹽堿地資源養殖出鮮嫩飽滿的南美白對蝦。“引黃入沙”形成的水生態為魚、蝦、蟹提供最佳生長地,自然湖泊孕育出品類多樣、肉質緊實的魚類,肉厚肥美,口感受到市場好評。目前,杭錦旗已發展鹽堿水域南美白對蝦養殖4500多畝,發展鹽堿土地挖塘抬田的“上糧下魚”1000畝。不僅較單一種植玉米等農作物來說,每畝增收8400-9800元,還形成了“水產養殖+休閑垂釣+漁家樂”三位一體的休閑漁業模式,全面提升鹽堿地治理效能,達到利用鹽堿地鹽堿水實現增產增收目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