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魚苗生長情況
時值冬日、寒意漸濃,但在陜西楊凌種子產業園里,西安深藍遠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深藍遠景”)的廠房內的水產養殖卻熱火朝天,一尾尾鱸魚正游得歡實。
據深藍遠景CEO周鵬介紹,陸基水產養殖是一種全面擺脫自然海、淡水水域,采用全封閉式水循環,運用高新技術組裝的環保型、集約化養殖技術,擺脫了傳統水產養殖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其養殖產量是自然水域產量的數十倍至百余倍。
記者了解到,深藍遠景開發的北溟智能水產養殖系統,適用于海水、淡水、溫水、冷水等多品種漁業養殖。經過兩年多時間,深藍遠景在以色列RAS循環水工業化養殖的成功經驗上,并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已經研發出了適用于內陸地區的下一代零雙排智能蛋白質生物工廠技術(IAAT)及工業化養殖人工智能決策系統(IDSS)。
為推動產品研發、科技創新,他們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西北大學分別建立了聯合實驗室,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目前,我們開發的北溟智能水產養殖系統已經在楊凌建設完畢,完成了對以色列技術的國產可控替代,正在以此為基礎進行數據收集和標識。”周鵬說。
與傳統工廠化水產養殖相比,深藍遠景采用標準化、模塊化方式,將整個系統拆解為多個模塊,客戶買到設備以后只需要對模塊進行簡單拆裝、組合就能應用,大大縮短工程交付時間,提高交付效率和品質。
在11月份舉辦的第七屆絲博會上,周鵬與合伙人張振偉帶產品亮相,新奇的養殖技術和模式吸引了參會客商的注意。
得益于市場的反饋和技術的更迭,該公司開發的新系統采用了撬裝化的設計思路,如果客戶要搬移場地或者升級改組,都會非常方便。“目前,我們的系統在交付時,可以做到厘米級誤差。”周鵬說。
合伙人張振偉畢業于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學,在讀碩士期間參與過一個在沙漠中心養殖三文魚的項目,這讓他受益匪淺,就想著怎么才能把技術在國內應用。
“有了前期積累的經驗和此次機遇,我把節水技術、廢液利用的技術都帶了回來,在楊凌的廠房應用,從目前情況來看,很成功。”張振偉說。
“目前我們從技術上已經完全可以做到碳元素和氮元素0排放,而且在水的資源的重復利用上,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空間。”周鵬說。
下一步,他們將以楊凌的標準化工廠作為共享科研平臺,為更多對循環水工廠化養殖有興趣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匯聚交流平臺,通過科技的力量,讓群眾享用到新鮮美味、營養豐富、健康安全的海鮮。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