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佛山市順德區農業農村局針對養殖戶提出的養殖尾水治理“痛點”,進一步加快養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通過推廣“三池兩壩”養殖尾水治理技術,治好了養殖戶的“頭痛”問題,讓水更清,魚更肥。
“五統一”解決養殖“痛點”
“通過建立養殖池塘改造標準,實現規劃、設計、建設、工作、運營‘五統一’,極大地確保項目建設質量。”順德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還提到,實施養殖池塘改造提升工作是實現漁業綠色、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以倫教永豐村尾水處理示范點為例,每個養殖池塘在投包之前就必須做好改造規劃,引導村集體進行規模化發包,這種管理方式極大地盤活了優質集體資產價值,進一步提升產業高質量發展。受益于尾水治理項目,當地養殖戶陳先生的數十畝池塘尾水得到有效治理,他的養殖“痛點”得到解決。
實施尾水治理還改變了農戶陳舊“養殖觀”。家住倫教永豐村的王先生,自父輩一代開始便從事水產養殖,近日他所承包魚塘用上了倫教永豐示范點處理過后的池塘尾水,大大降低了魚苗“患病率”,“換水”帶來的效果大大超乎他的想象。
目前永豐村已經完成了231.46畝的池塘改造,魚苗的發病率降低20%,減少用藥成本60%左右,實實在在地為養殖戶降本增效。未來還將進一步活化“尾水處理區”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促進村集體創收的目標。
技術優化讓養殖池塘“大變樣”
在過去,粗放型的養殖尾水處理不僅會使養殖水域環境惡化,還會導致魚類暴發疾病甚至大面積死亡,增加養殖成本和風險。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順德區優化傳統養殖池塘尾水改造工藝,創新采用“三池兩壩”耦合藻菌共生床生態鏈改造工藝,構建“微生物+水生動物+水生植物”的生態修復組合,讓“尾水”變“凈水”。
此外,順德通過以點帶面方式,打造“一村一景”格局,推進全區水產養殖業提質增效。目前,倫教羊額村、永豐村等村在尾水處理改造后,嶄新的“村貌”吸引周邊不少游客周末前來打卡。
此外,順德還采用國資“代建+運營”的模式實現全區統一建設和運營。廣東順控自華科技有限公司運維總監馮先生介紹,通過因地制宜優化養殖空間,實施清淤、挖深、塘形改造、固基、護坡等工程,按照美麗漁場建設標準,打造更加規整的網格化的養殖生產池塘。
接下來,順德將持續推動實現全域池塘改造升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質食材供應基地,推動順德水產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道路,努力實現百姓吃得放心、農戶養得省心的高品質順德食材,持續形成順德治“水”興產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