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記者走進繁育車間,一股熱浪襲來。一個個30平方米大小的池子一字排開,底部安裝了暖氣管,能讓車間保持恒溫,蝦就像住在空調房里。供氧、循環等設備各司其職,水池里不停冒著氣泡,使水溫保持在20℃以上,一只只蝦苗就像一個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育嬰房”里愜意地追逐嬉戲。
管小平告訴記者,蝦苗喜暖怕冷,對水溫變化敏感,20℃至25℃是最適宜生長的水溫。
水產種苗被譽為“漁業芯片”,是決定水產效益的關鍵。去年新疆的海鮮火出圈后,水產品一度供不應求的發展態勢更加堅定了管小平在本地育苗的決心。
“以前每年我們都從江蘇引進100多萬只優質種苗蝦,但成活率僅在30%左右。這幾年通過潛心鉆研,我們突破了種蝦‘卡脖子’難題,成功培育出天山紅龍蝦。”管小平說,實現蝦苗本地化繁育將推動特色農產品產業向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讓更多“喝”伊犁河水長大的鮮活龍蝦“躍”上餐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