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門市新會區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在新會區三江鎮沙仔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為技術支撐,江門市豐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承擔和組織實施的《沙仔島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示范項目》進行了現場測產驗收,專家組由江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新會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和珠江水產研究所相關專家組成。
豐和公司總經理鄧炳達和技術支撐項目負責人王淼博士向專家匯報了項目的實施情況。現場測產結果為:收獲的大閘蟹個體平均重95克,超過90克的達36.7%,平均畝產達到24.7公斤;水稻平均畝產干谷380.32公斤。大閘蟹按目前塘頭收購價格60元/公斤計,每畝中華絨螯蟹產值可達1482元。稻谷按每斤1.8元計算,每畝產值可達1369.15元。稻蟹綜合種養的每畝產值可達2851.15元,標志著江門地區稻田大閘蟹養殖新模式取得成功,首次在廣東江門地區實現稻田大閘蟹成蟹養殖,實現了“一田兩用、糧漁共贏”。
大閘蟹測產捕撈現場
稻漁綜合種養是典型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在收獲相當數量的水產品同時,又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促使稻谷增收。農業農村部農漁發〔2022〕22號文提出了關于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穩步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稻蟹種養以稻養蟹、蟹養稻、稻蟹共生的理論為基礎,在稻蟹種養的環境內,蟹清除田中的雜草,吃掉害蟲,排泄物可以肥田,促進水稻生長;水稻為蟹的生長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條件,互惠互利,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
沙仔島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三江鎮,山水環繞,林草茂密,風景秀麗,生態優良,是眾多鳥類的棲息地、覓食地,也是多種魚類的洄游地、繁殖地,每到冬季,黃胸鹀、黑鳶、黑翅鳶、大白鷺、白鷺、蒼鷺、灰頭麥雞、綠翅鴨等40余種野生鳥類都齊集到這里,與在田間地頭勞作的人們一起構成了一幅人與鳥類和諧相處的美景。
但由于大閘蟹蛻殼需要適宜的溫度,而江門地區夏季經常出現的大于35℃的高溫天氣,不利于大閘蟹的蛻殼和生長。目前尚未有江門地區稻田養蟹成功的案例。
江門市豐和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技術支撐單位一道,開展了3年的“沙仔島稻田養蟹新模式”研究,今年終于克服了江門高溫無法完成“稻田養蟹”的難題,開發了一套“稻田養蟹”新模式。優選健壯大規格蟹苗,適時早放,采用冰塊降溫技術,促進河蟹蛻殼。開創了廣東江門地區稻田養殖大閘蟹的先河,切實提高了稻田綜合種養的經濟效益。豐和公司后續將聯合珠江水產研究所,共同制定新會區稻田養殖大閘蟹的企業標準,引領稻漁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