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日,記者走進靈丘縣北泉水產養殖基地,現代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映入眼簾,養殖水槽、投餌設備、集污設備、推水增氧設備等已安裝完成,工人們正著手安裝自動化平臺和可調控可監測的電子顯示屏。下北泉村黨支部書記藺新春說:“待所有設備安裝完成,即可實現養殖方式的成功轉型。”

據該養殖基地技術員介紹,該工程化循環水養殖模式也叫跑道魚模式,是在已有池塘的基礎上,通過對池塘進行集約化健康養殖改造,將池塘分為循環水養殖區、生態凈化區和污水凈化區3個部分,在各部分的相互配合下,有效改變傳統水產養殖靠天吃飯,受水溫、病害等因素制約的局面。該設施高效、環保、更加智能,所有數據均可追溯。下北泉村依山傍水,泉水資源豐富,一直有養魚的傳統。但傳統養殖存在很多弊端,養魚戶不僅辛苦,而且收益低,已不適應發展需要。下北泉村“兩委”班子外出考察后,在水產養殖所的指導下引進新技術,嘗試從“汗水漁業”向“智慧漁業”轉變。“我們實施水產養殖改造,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智慧養魚’,讓農戶管理魚塘變成一件輕松的事。該項目預計近期完工,我們將在天氣回暖后投放魚苗,通過‘良種+良法+良養’模式,實現智慧養魚、高效養魚、生態養魚,打造成全縣現代漁業發展的樣板。”藺新春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