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國內首個液化天然氣冷能利用養殖示范項目在廣東深圳正式出魚,年產量預計可達10萬斤。這個示范項目的成功應用,讓陸地也能建成“海洋牧場”。
深圳大鵬液化天然氣冷能養殖示范項目,就是用液化天然氣氣化過程中產生的能量,將海水降溫到15℃至25℃的黃金水溫來養殖高附加值的水產品,其中包括鮑魚、龍蝦以及笛鯛等產品,打造了一片全新的“海洋牧場”。
這次養殖試驗項目主要選取石斑魚類、笛鯛類高經濟價值魚類和蝦、蟹、海參等海產品,預計每年產量可達10萬斤。通過冷能養殖方式綜合成本還能降低30%。
養殖里控溫是最大的成本,離開LNG(液化天然氣)去談控溫養殖代價太大?赡軙妖埼r作為重點養殖的對象,因為它價值高,需要的環境非常嚴格。目前龍蝦主要從國外進口,我們想通過人工繁殖來進行高檔海產品的進口替代。
示范項目所處海域水質優良,海水經過多次過濾和消毒后再進行熱交換,產生大量低溫、無菌海水,且低溫海水的溶氧能力強,是極為難得的天然、高品質低溫養殖用水。
海水和零下162℃的液化天然氣進行熱交換,海水就變冷了。冷海水排到海里如果不加以利用,就浪費了,用冷海水養魚不需要再額外添加魚藥。
據測算,1立方米海水溫度降低5℃需要消耗5.8千瓦的能量,而2023年大鵬接收站冷能處理量超800萬噸,冷能用于水產養殖的商業價值與減排量都非常可觀。
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具有大量可以利用的LNG冷能資源,我們期望試驗中產生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科研成果,可以在其他接收站、相似的海域進行推廣復制,預估市場會在10億元以上的規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