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早,惠東縣鐵涌鎮赤岸村碼頭上,眾多蠔農駕駛漁船魚貫而出,在考洲洋海面上劃出層層波浪,漁船穿梭在竹排之間,在蠔農舉手投足間,成串蠔埕脫水而出,很快,漁船滿載而歸……眼下正是生蠔采收旺季,這樣的豐收場景在赤岸村每天可見。
赤岸村地處考洲洋畔,海洋資源豐富,養蠔已有200多年歷史。作為“惠州市名優農產品”“廣東省名牌農產品”,赤岸蠔早已聲名在外。近年來,赤岸村大力發展“蠔產業”,通過引進蠔苗新品種、改良養殖方式、打造休閑旅游碼頭等,不斷書寫農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蠔農在采收生蠔。
冬日陽光灑落在考洲洋,海面波光粼粼。遠處,蠔農駕著漁船回到赤岸村碼頭,船上堆疊的赤岸蠔猶如一座小山丘。碼頭邊的簡易棚下,是生蠔粗加工生產線。農婦們一字排開,坐在小板凳上,戴著手套,嫻熟地用工具將蠔殼撬開,一塊塊水潤白嫩的蠔肉呈現眼前。在這里,購買生蠔的游客來來往往,運送生蠔的貨車進進出出,很快,這些生蠔就會抵達市民家中和飯店餐桌,成為犒賞大眾味蕾的美味佳肴。
“我們這里的生態環境很好,養出的生蠔又肥又大,個個都很漂亮,肉質脆嫩、鮮甜。”蠔農方雪花笑著說。
豐腴肥美的蠔是如何養出來的?記者跟隨方雪花出海探秘。
方雪花的父親駕駛漁船穿過考洲洋海面,眼前是連綿的蠔排。“自家管理自家蠔田,這邊的蠔排就是我們家的啦�!狈窖┗ǜ嬖V記者,蠔農將外地引進的優質蠔苗串成蠔埕,綁在竹架上,放入海水中吊養�!澳憧矗⑽堥_‘嘴’喝水呢�!碑斔崞鹨淮栛�,離開水的蠔立馬“閉嘴”。“我們要把綁著的蠔埕調整到合適的高度,確保漲潮、退潮時蠔能喝到水、吃到海水里的微生物,這樣養出來的蠔品質才好。”自小看父親養蠔,方雪花如今也加入了養蠔的事業,她的父親和弟弟負責養蠔、采蠔,幾乎每天都要出海管理,她則主要負責銷售。“養蠔能兼顧家庭,收入也不錯�!�
記者了解到,在赤岸村,每年農歷三月底、四月初,蠔農們便開始養殖手指頭大小的蠔苗,經過科學、精心養殖管理,農歷八月開始便可陸續采收。吊養產出的赤岸蠔,不僅豐腴肥美,肉質爽口,且每年都有專業機構檢測確保質量安全,因此深受市場歡迎。
惠東縣鐵涌鎮赤岸村生蠔養殖場。
生蠔養殖已成為推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目前,赤岸村養蠔面積約6000畝,在2600多名赤岸村村民中,養蠔專業戶就有300多戶,村內以“蠔”為主題的餐飲店有10多家,85%的村民都在從事與生蠔相關的產業,赤岸村生蠔產業年產值達1.5億元。
赤岸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方容祥告訴記者,在生蠔養殖方面,前幾年村里生蠔養殖品種較為單一,主要為大白蠔、近江牡蠣。近年來,通過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又引進了“三倍體”新品種,采用科學蠔苗養殖模式,有效提高灘涂養殖利用率。
“目前我們主要銷售蠔苗和蠔肉,這段時間近江牡蠣已收成約60%,蠔苗也收成了大約80%。”方容祥介紹,通過發展生蠔養殖產業,有效帶動村民就業,除了本村蠔農外,每天有200名外村人到村里從事生蠔養殖產業工作,每人日均收入從100多元到400多元不等。
碼頭上,貨車忙著裝載赤岸蠔,準備銷往本地及大灣區餐館,以及浙江、福建等地。遠處,一個休閑旅游碼頭正在建設�!懊康街苣┚陀泻芏嘤慰吞匾忾_車過來吃蠔。以后,游客來到赤岸村,不僅能吃蠔,還能體驗坐游船出海采收生蠔、釣魚、觀賞紅樹林的快樂。”方容祥說,村里正建設能容納約180輛汽車的配套停車場,現在停車場已具雛形。另外,這里還將設置集市商店,游客能購買到本地生產的蠔干、魚蝦蟹、海鴨蛋等土特產。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蠔產業”已成為當地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如今,不少村民建起了“蠔房”,開起了“蠔車”,生活越過越“肥美”。方容祥期待著,借著休閑旅游的東風,“蠔產業”能乘勢“出海”,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