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走進湖北黃岡浠水縣竹瓦鎮走馬村福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鰻魚養殖基地,燈光幽暗,只見室內整齊分布著100余口水池,池中一群群鰻魚正歡快地游動著。每個池中都安裝了水車式增氧機,為鰻魚不間斷增氧。
黃岡市第一家人工鰻魚養殖基地。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培育池內,工人方小虎一邊開燈,一邊把泥狀的飼料倒入池中。燈光一亮,池里的鰻魚迅速聚集到池邊進食。“我們利用鰻魚的趨光性,最大程度保證每尾魚苗都能吃到飼料。”方小虎說。
福農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忠寶來自福建,學習鰻魚養殖20年,經過反復實踐,終于掌握了海鰻陸地養殖技術。“浠水的水質良好,鰻魚在這里的成活率接近100%。”2018年,陳忠寶把養殖公司開到了浠水縣竹瓦鎮走馬村。
“種苗繁殖后,先在福建淡化,再通過增氧方式用保鮮車運到浠水基地養殖。”陳忠寶介紹說,“細如繡花針的鰻魚苗,價格高達30多元一尾。長大后的鰻魚,每斤市場價在100元到200元之間,有著‘海中軟黃金’的稱號。”
養殖基地里工人展示鰻魚。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為了確保鰻魚生活環境的健康,該公司采取仿生態循環養殖模式,在集約化養殖大棚、污水處理沉淀池、全天候增溫增氧等漁業設施的加持下,通過在陸地建設適合海鮮生長繁殖的水體與環境,實現鰻魚等海產品的規模化養殖,成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現在,該基地每年投放鰻魚苗約600萬尾以上,成魚800多噸,年產值達到8000萬元。
“我們養殖的鰻魚口感鮮嫩,不但豐富了國內市民的餐桌,還被出口至日本、韓國、美國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真正實現了‘鰻’游世界。”陳忠寶說。
由于水質良好,鰻魚在該縣成活率接近100%,吸引了一批批的鰻魚養殖企業落戶投產。
2018年以來,湖北閩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湖北閩航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6家鰻魚規模化養殖基地陸續落戶浠水,養殖面積約20萬平方米,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2023年該縣鰻魚養殖產量達3050噸,年產值達到3億元。目前,還有2家鰻魚養殖企業正在洽談中,計劃落地團陂鎮樟樹村和縣農科所。“鰻”養殖實現快發展。
人工鰻魚養殖基地中的鰻魚。人民網記者 郭婷婷攝
浠水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透露,該縣鰻魚養殖規模和年產量、年產值均在湖北排名首位。該縣把招商引資作為發展水產產業鏈的“一號工程”,下一步,將積極對接福建鰻魚深加工企業,引進鰻魚飼料加工及鰻魚深加工(烤鰻)項目,著力推進100億鰻魚產業鏈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