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蝦個頭好大!”2月3日,海口市瓊山區甲子鎮大塘村稻蝦共養基地里一片歡聲笑語,?诖筇翀@景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人們一大早就忙碌起來,趁著清涼撒籠、開捕、起蝦。
“稻蝦生態種養模式下的小龍蝦又大又干凈,在市場上備受青睞,能賣上好價錢!碧崞鹱约吼B殖的小龍蝦,工人們滿臉自豪。為了趕在春節前上市,蝦農們正忙著從稻田里拉起地籠,一只只活蹦亂跳,生猛舞動著雙鉗的小龍蝦就順勢滾進盆筐,一盆又一盆新鮮的小龍蝦使他們喜上眉梢,“一稻兩蝦”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稻田里呈現一派繁忙、豐收的喜人場景。
“我曾在報紙上看到?诜醇竟澬↓埼r養殖獲得突破,便設法聯系上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項目推廣團隊,希望能在他們的幫助下,帶領父老鄉親們共同致富。”?诖筇翀@景農業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馮漢勇說,當地得天獨厚的氣候,充分迎合了小龍蝦冬季生長的需求,實現反季節小龍蝦的養殖,可以錯季上市填補小龍蝦市場的空白期,具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可觀的經濟效益。
“稻蝦共生是一種種養雙贏的立體循環模式,稻田里的害蟲、微生物為蝦的生長發育提供餌料,而蝦產生的排泄物又為水稻生長提供肥料,同時,蝦還會捕捉稻田里的害蟲及蟲卵。通過選育適合綜合種養的品種,有效實現‘一田兩用、糧蝦雙贏’種養效益的同時,還能進一步減少農業面源污染!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冬梅介紹,目前用于補充飼養的餌料也多取自農村出產的南瓜、玉米、黃豆渣等農產品,有效降低養殖成本。該團隊正計劃進行小龍蝦營養需求研究,結合海南當地農產品加工開發專用飼料,進一步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除了冬季上市的小龍蝦,基地稻田還會放養羅氏沼蝦與水稻共作,堅持無公害生態底線,收獲品質比普通模式更勝一籌的稻蝦,走精品路線,打造品牌。稻蝦生態種養模式讓曾經撂荒的閑置土地煥發出了蓬勃生機,不僅獨辟蹊徑地破解了復耕復種的問題,還走出了一條特色生態農業發展的新路子。當地將繼續推廣“一稻兩蝦”生產技術,帶動更多村民發展稻蝦綜合種養,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