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濱海區大家洼街道榆樹園子村,一排排蝦棚格外引人注目。“現在蝦體飽滿,一斤能賣30元。”濰坊濱海紅星育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孫明杰說,每天鮮活的南美白對蝦從榆樹園子村發出,通過冷鏈物流發往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深受客戶歡迎。
合作社養殖員在給南美白對蝦喂食。
“我們合作社首創‘濱海紅星模式’,利用淺層地下鹵水帶工廠化養殖對蝦,逐步探索出以‘大漁帶小漁’合作發展,‘漁鹽一體化’生態生產,精細化管理、工業化養殖為主要特征的發展模式,為村民帶來了豐厚收益。”孫明杰說。
如今,榆樹園子村大力推動發展漁業標準化生產,以“濱海紅星模式”為引領,重點打造濰坊濱海區百益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同時成立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9家,帶動水產養殖戶30家。目前,村內養殖面積達19萬平方米,年產南美白對蝦4950噸,年產值2.4億元,從業人員62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萬元,形成以蝦為“媒”、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榆樹園子村紅星育苗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品蝦
近年來,大家洼街道因地制宜發展反季節全天候養殖,率先實現高溫大棚水產養殖,成為北方陸基工業化南美白對蝦養殖模式的發源地之一。目前,轄區內養殖棚達136個,水處理車間9萬多平方米,養殖車間13.8萬平方米,對蝦單產最高達到50斤/立方米以上,成為山東沿海地區工廠化水產養殖標準化建設的標桿。同時,以省級龍頭企業為引領,配套飼料單位2家,規模化冷藏加工單位7家,水產市場1處,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家,形成蝦苗培育、飼料供應、產品初加工、冷鏈運輸于一體的產業鏈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