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在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濱河家園五村水產養殖基地大棚內,26個圓形大桶整齊排列,養殖技術員蘇德喜向一人高的桶里投撒了飼料,引來魚兒爭食。今年春節期間,濱河家園五村水產養殖基地投放了7萬余尾魚苗,在養殖技術員的精心照料下,魚苗長勢喜人。
去年,寧夏桐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濱河家園五村幫扶車間建設工廠化水產養殖項目,以桶養的形式實現對黑魚、黃骨魚、鱸魚、泥鰍等水產的生態化養殖,帶動周邊村民穩定務工就業。
“傳統池塘養殖,魚的‘吃喝拉撒’全部集中在一個大池塘里,養殖尾水難處理、水體環境難控制、魚病防治難度大。圈桶養殖不僅能夠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還可以對魚池的各種數據進行監測,掌握魚的生長狀態,精準施策防治疾病,實現智能化養殖。”蘇德喜說。
養殖基地負責人趙強介紹,基地建有圈桶52個,每個桶產量約為2500公斤,這批魚苗成熟后,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800萬元。按目前的用工量計算,每年發放工資約80萬元,此外,每年還能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約15萬元。“基地還將根據產銷量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周邊更多村民致富增收。”趙強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