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國種子(南繁硅谷)大會首設水產種業創新發展專題報告會,于3月19日上午舉行。報告會邀請全國各地水產種業行業的專家學者進行深入探討交流,為推進水產南繁產業發展、建設國家水產南繁硅谷建言獻策。三亞計劃籌建全國最大海上海水魚親魚保種基地。
報告會上,專家學者圍繞南美白對蝦種業發展、鮑魚種質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等方面作專題報告。廈門大學教授劉濤在《中國大型海藻種業科技發展》專題報告中,針對我國現有大型海藻種業產業和養殖業的發展,提出了建議和意見,并對南海區域大型藻類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劉濤認為,海南的氣候條件得天獨厚,非常適宜藻類的養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他特別強調,海南的許多藻類,如長莖葡萄蕨藻,是生物提取的重要原料。其應用廣泛,不僅用于牙膏、潔面乳、面膜等產品,還在高檔料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談及三亞養殖藻類產業的發展,劉濤認為應加大資金投入和給予更多政策支持。他建議,可以更多地圍繞國家的生態戰略、生態環保以及大健康領域,將藻類養殖與這些領域相結合,開發特色產品,從而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的開展,實現產業的健康發展。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崔利鋒認為,三亞水產種業發展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可以通過加強硬件建設,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和科研人員來三亞開展科學研究;二是加強軟件建設,優化產業發展政策、創新制度等,為三亞水產南繁種業提供更強的動力。
水產南繁種業是水產種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水產育制種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三亞作為海南省乃至全國最早的水產南繁主要集中發展區域,利用“早繁”特征,建設國家水產南繁硅谷,對于推進水產南繁產業發展、現代水產種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落地以及加快水產種業對外開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相關部門消息,當前,三亞建有陸上水產苗種南繁生態產業園158畝,水產南繁種業用海660公頃,計劃在三亞灣農漁業區海域籌建全國最大的海上海水魚親魚保種基地,魚種主要保存在三亞西島農漁業區,保有包括金鯧魚、東星斑、珍珠龍膽等在內的40多個品種親魚共12萬尾以上,穩定年產海水魚類受精卵3萬公斤、魚苗3億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