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其產業發展對于推動我國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廣東省在漁業高質量發展和水產種業振興方面下了大力氣,特別是推進羅非魚“育繁推”一體化育種科企聯合體項目。國家級廣東良種場作為行業內的領軍者,肩負著推動羅非魚產業技術進步的重任。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種質退化、疾病頻發和環境適應性等問題日益突出,因此,種質創新與病害防治技術成為了行業關注的焦點。通過“科企聯合體”項目,旨在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推動羅非魚種質的創新,增強病害防治能力,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3月30日,廣東羅非魚良種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育種技術與方法崗位團隊和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聯合舉辦、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興股份”)協辦的第二場“羅非魚種質創新及病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在湛江隆重舉行。
湛江地處廣東沿海中東部,充分發揮資源稟賦,擁有1243.7公里的黃金海岸和2.1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積,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羅非魚產業提供了廣闊的養殖空間。經過40年的砥礪發展,湛江已經成為了全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還獲得“中國對蝦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水產預制菜之都”。這些頭銜見證了湛江羅非魚產業的卓越品質。
2022年湛江漁業總產量125.5萬噸,漁業產值274億元,產量和產值連續20多年居廣東省首位。沿海岸線海水池塘養殖面積50多萬畝,內陸淡水養殖面積30多萬畝,工廠化養殖面積4600畝,創建國家級、省級健康養殖示范場67個,建成水產苗種場480家。其中,國家級水產良種場2家,占廣東省40%;省級水產良種場16家,占廣東省28%;南美白對蝦遺傳育種中心1家。
引進水產優良品種,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是湛江羅非魚產業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湛江先后有66個常見的水產品種人工繁育技術并投入生產應用,其中淡水類20個、兩棲類5個和海水類41個品種。這不僅豐富了湛江市民的餐桌,也為中國水產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羅非魚產業在養殖技術上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目前,湛江擁有16萬畝的養殖面積和13萬噸的產量,已成為我國最大的羅非魚生產基地之一。湛江羅非魚的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市場前景廣闊。同時,湛江羅非魚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飼料、種苗等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此次培訓大會上,專家學者們深入探討羅非魚種質創新、病害防治技術、飼料配方、羅非魚選育技術與實踐等議題,不僅有助于提升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更能推動整個羅非魚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引入新的遺傳資源、優化育種技術等手段,我們可以培育出更高產量、更優質的羅非魚品種,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經濟效益。
對于養殖戶來說,參加羅非魚種質創新及病害防治技術培訓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和交流機會。他們表示,通過培訓不僅學到了實用的養殖技術和知識,還有機會與業內的專家和同行深入交流。同時,能夠了解市場動態和趨勢,還能幫助養殖戶更好應對市場變化,制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養殖計劃。更重要的是,通過培訓為養殖戶搭建了一個寬廣的交流平臺,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推動羅非魚養殖業的進步。
對于提升整體養殖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以及推動羅非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它不僅能夠提高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還能夠促進養殖技術的傳播和推廣,為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主辦方負責人表示,為期4天的“羅非魚種質創新及病害防治技術培訓班”,已經在茂名和湛江成功舉辦了2場,接下來還將在廣州和陽江繼續舉辦。所以,在國家級廣東良種場等領軍企業的引領下,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培訓普及,羅非魚產業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廣東羅非魚良種場高級工程師、副場長 梁德進 致辭
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高級工程師 蔡強 致辭
主題報告
圖一: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育種技術與方法崗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 可小麗博士
圖二: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育種技術與方法崗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 曹建萌博士
圖三:恒興股份研究院高級配方師 羅莎
圖四:恒興本部魚料事業部副總經理 黃幫山
圖五:廣東恒興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高級技術服務員 趙曉
圖六:863基地“中興1號”銷售負責人 馬海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