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踐行大食物觀,山東省、市、縣漁業主管部門三級聯動,凝聚發展合力,堅持宜漁則漁,深挖鹽堿地漁業潛力,以博興縣為樣板,利用“挖池臺田、以漁改堿”綜合治理生態工程技術,累計開發對蝦養殖池塘5萬畝,臺田5萬畝,構建了以對蝦為主導養殖品種的綠色健康養殖模式,2023年實現漁業產值40億元,漁民畝均收入1.7萬元,為鄉村振興工作打造了漁業樣板。
一年之計在于春。近日,在博興縣喬莊鎮,由政府出資的王院村、雙臺村、劉王村6萬平養殖溫棚項目正如火如荼的緊張施工。項目落成后,將一舉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對蝦優良苗種供應不足難題。
博興標準化池塘鳥瞰圖
項目帶農,注入鹽堿漁業轉型新動力。一是實施高標準池塘改造工程。累計投資4.4億元,建成沿黃標準化池塘示范園區12個。2022年以來,爭取財政資金1.4億元,開展漁業綠色循環試點項目,按照高標準魚池、高標準道路、高標準水工建筑、高標準管理房、高標準綠化“五高”標準,在沿黃鄉鎮開展3.5萬畝池塘標準化改造和配套尾水治理工程。二是實施漁業智慧化提升工程。投資6.3億元,高標準建設濱州市止河數字漁業產業園,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環評、遷占,并申報國家級數字漁業創新應用基地。依托全市海洋漁業綜合管理信息化應用平臺,完成博興縣“5G+智慧漁業試點”項目建設,實現養殖全過程管控、尾水再利用,達到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三是實施漁業延鏈補鏈工程。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發展思路,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重點支持設施化養殖、水產加工和冷鏈物流發展。利用貸款、債券等融資方式,籌集17.7億元建設博興縣智能循環水工廠化現代漁業產業園、漁業文旅產業園、漁贏旺對蝦預制菜等重點項目,年增產對蝦0.66萬噸,加工冷儲能力提升2.4萬噸;持續舉辦對蝦節、蝦王爭霸賽、對蝦廚藝大賽等活動,拓展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
科技助農,激發鹽堿漁業發展新活力。一是創新養殖技術模式。研發推廣南美白對蝦“135”二茬養殖模式,改傳統的單茬養殖為雙茬養殖,養殖期間使用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保障對蝦源頭安全,實現節水、高產、優質相統一。據統計,雙茬養殖畝產可提升60%以上,蝦池畝均用水量控制在900立方米以內,比山東省地方標準用水定額1200立方米節水率低25%。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組織80個漁業村近千余人,先后到臨沂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進行專業培訓,每季度邀請專家開展線上綠色健康養殖培訓班,共培養了350余名漁民技術員,其中35名獲得水生動物養殖中高級證書,確保重點漁村都有2-3名漁業實用技術帶頭人,提供全天候技術指導。三是創新技術引進模式。與中國水產科學院、省海洋科學研究院等重點科研院所開展技術合作,先后承擔黃河三角洲地區對蝦安全健康養殖技術集成與示范等省部級項目8個,獲得國家級農牧漁業豐收獎1項,省農牧漁業豐收獎8項。成功引進高碳源高益菌生物絮團技術,實現了綠色高效生態養殖。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對蝦畝均效益由0.8萬元增至1.5萬元。
對蝦豐收圖
質量興農,提升鹽堿漁業品牌競爭力。一是推動產業生態化發展。采用EM菌等生物制劑調節水質技術,采用高碳源調節水質藻相,采用套養羅非魚、草魚實現生物防治蝦病,全程不用抗生素,從生產源頭保障了對蝦品質,連續8年對蝦抽檢合格率100%。二是創新協會監管模式。成立博興縣對蝦苗種協會,發揮協會平臺作用,指導苗種生產企業辦理苗種生產許可證,簽訂質量承諾書,開展對蝦苗種質量檢測,年開展樣品檢測1000個以上,優質苗種覆蓋率達98%。三是驅動產業標準化生產。先后制訂了《南美白對蝦低鹽度池塘生態養殖技術規范》《凡納濱對蝦苗種淡化培育技術規范》等6項省市地方標準,指導養殖戶按照標準生產,持續提升產業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水平。
博興對蝦先后被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授予“農產品地理標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全國名特優新品種農產品”,成為我市迄今首個納入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名單”的農產品。博興縣入選首批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并成功舉辦兩屆全國南美白對蝦綠色優質化推進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