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珠海市水產養殖專家團隊和企業代表等組成聯合調研組,到西藏林芝農墾嘎瑪農業有限公司(下稱“嘎瑪農業”)高原漁業基地進行考察調研。
林芝市平均海拔約3100米,年平均氣溫為9℃,在2022年以前,本地幾乎沒有水產養殖業,更談不上產業化發展,而且氣候、水源等養殖環境與其他地區特別是廣東地區差異巨大,因此廣東的漁業生產技術和模式無法直接復制到高原地區。
自2022年7月起,珠海市農發中心派出的水產養殖正高級工程師駱明飛作為廣東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米林市工作組成員、嘎瑪農業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高原漁業基地負責人,在省農技推廣中心和市農發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以省市聯動的方式實施林芝嘎瑪現代高原漁業科技示范項目,共建嘎瑪現代高原漁業基地,逐個破解了“能不能養”“怎么養”“養什么”等問題,并緊抓“保溫養殖”這個核心,積極探索適合林芝本地的養殖品種和可復制易推廣的漁業養殖模式,成功探索“五個創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首先是探索模式創新:經過反復探索,目前已成功實踐“微流水式可控養殖”“全天候高原高產養殖”“四連座高位池保溫養殖”“多層保溫小棚養蝦”等多種適合高原地區的養殖模式,高原水產養殖模式得到進一步豐富和優化。
其次是探索品種創新:結合當地高原氣候特點,除成功養殖巨須裂腹魚、拉薩裸裂尻魚等本土魚類外,還成功突破了一批引進品種的高原養殖技術,實現了三倍體虹鱒、中國香魚等名優冷水魚類,加州鱸、黑魚、沐泉魚等廣溫性優質經濟魚類和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等海水、淡水蝦類的本地化養殖,目前養殖規模已達100萬尾。
最后通過技術創新、團隊創新、市場創新,為高原漁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儲備了人才力量,為高原漁業的市場化運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多方努力下,高原漁業迎來嶄新發展機遇期:預計2024年基地將生產魚、蝦20多萬斤,產值300多萬元;2025年生產魚、蝦40萬斤,生產苗種300萬尾,年產值800多萬元,西藏林芝地區高原漁業產業化將實現從無到有、從0到1的重大突破。
調研組對援藏干部近年來在高原漁業探索創新上取得的成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下一階段工作提出建議:積極推進現代高原漁業科技示范項目建設,深入開展高原冷水魚、蝦類、設施化經濟魚類養殖模式探索,全面深入分析總結高原漁業養殖的各項數據和工作經驗;面向拉薩、林芝、山南、日喀則等本地市場,重點開展鱸魚等有本地市場需求的經濟魚類養殖,著力打通種苗、養殖、運輸、銷售等各個產業環節,形成產業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同時以米林市為重點面向周邊農戶開展水產生產模式和管理技術培訓,探索開展“公司+合作社+農戶”養殖合作模式,加快推動從技術、模式、品種探索向產業化方向探索轉變;爭取廣東援藏力量更大的支持,積極引進區外專業團隊和合作企業,深化與區外、西藏本地科研機構的合作,重點加快公司養殖團隊建設和配套產業設施建設,確保高原漁業發展在西藏本地扎根發芽、開花結果。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