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典型鎮村建設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帶動全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大埔縣的省級典型鎮村全力加快發展農村產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一條鎮村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道路鋪展開來。
三河工業園是三河鎮鎮域經濟的主戰場,擁有廣東粵電大埔發電有限公司、梅州市博富能電池有限公司、梅州市蔚鴻信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質的規上企業,并建設有連片工業園區。2023年,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31億元;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稅收收入約9195萬元;新培育2家“四上”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2.3億元,全鎮“四上”企業實現總產值約27.9億元。三河鎮嚴格落實鎮領導掛點服務企業制度,加強掛點領導與掛點企業的溝通聯系,前期通過入企走訪優服務,了解企業需求和存在困難,助力現有企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目前,當地正全力保障總投資82億元的大埔電廠二期、總投資6.1億元的廣東峽能100兆瓦農光互補項目和五豐稀土礦界生產順利實施。在發展中,大埔的典型鎮、典型村紛紛選擇結合基礎和特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在莒村村,梅州市寮里農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莒村村委會集約的120畝土地為基礎,全年累計投入超過350萬元,建成百畝航天辣椒種植試驗基地,畝產可達8000斤至1萬斤,預計總產值達400萬元。匯城村通過發動鄉賢企業大埔縣周家莊客家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與村委會、村民建立“土地出租+租金收入(固定分紅)+勞務服務”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整合村內土地資源,投資5000萬元開發三河韓江源文旅綜合項目。侯南村引進當地鄉賢盤活了1500平方米的閑置房屋、土地,投資1000多萬元打造了品質民宿翰林別院,彌補了文旅產業食宿方面的短板。
北塘村盤活廢棄的魚塘養殖海蝦。如今,海蝦基地將進一步擴能增產,在去年的基礎上擴大到100畝左右,南美白對蝦養殖全年預計50萬斤左右,產值有望達到1100多萬元。漳北村大力發展蜜柚、水稻、煙葉等綠色農業,依托禾肚里稻田民宿開發農文旅產業,新增投資200萬元入股漳北水電站轉投光伏項目……于鄉村振興中強產業,于“百千萬工程”中壯筋骨。典型鎮村始終把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作為落腳點,持續做好“土特產”文章,強化村集體經濟造血功能。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大埔縣的省級典型鎮村全力加快發展農村產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一條鎮村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發展的道路鋪展開來。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