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式養魚見過嗎? 40萬尾大口黑鱸“安家”新津
發布時間:2024/4/25 14:21:33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不同于傳統土塘養殖及網箱養殖,魚苗“懸浮式桶養”你見過嗎?近日,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區花源街道共和村的利水灣生態農業總部項目現場,數個浮式生態桶迎來首批“入住”的40萬尾大口黑鱸。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利水灣生態農業總部暨深水桶養產業園項目一期
不同于傳統土塘養殖及網箱養殖,魚苗“懸浮式桶養”你見過嗎?近日,在位于成都市新津區花源街道共和村的利水灣生態農業總部項目現場,數個浮式生態桶迎來首批“入住”的40萬尾大口黑鱸。隨著魚苗住進“另類新家”,標志著該深水桶養產業園項目正式投用。作為設施養魚的新興裝備,有何不同之處?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這些生態桶上部有一圈換水小孔,在換水過程中,形成輕緩沖擊力,幫助魚兒“健身”,增強魚兒肉質緊實度;生態桶底部為錐形,便于集中魚類糞便并通過底部吸出;吸出的糞便等污物將在岸上的尾水收集區進行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浮式生態桶隨著水位變化自動上浮或下降,能夠較好抵御夏季水位快速變化對水產養殖帶來的風險。”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采取了獨家專利“浮式生態桶養”技術,具有集約管理、高產高效、生態環保等特點,可有效利用大水面資源發展生態養殖、促進水產品穩產保供。“并且采用不同品種、不同規格的魚苗分桶獨立養殖,不僅便于打撈,也使喂養、病害防治、管理更精準、科學,實現養殖存活率最大化。”不僅如此,據介紹,該技術魚糞回收效率在90%以上,可制成有機肥料并成為替代化肥的主要肥源,解決了傳統網箱養殖水體污染問題。“我們了解到,四川市場每年消費的鱸魚有60%都是從外地引入的,可見其市場廣闊。因此,我們主要養殖了大口黑鱸。”利水灣生態農業總部暨深水桶養產業園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總投資 2 億元,分為三期進行建設。本次投苗的為項目一期,占水面及土地125畝。“我們挑選了川內很多地方,最終確定新津為我們的總部及養殖園。”該負責人表示,新津五河匯聚,水資源豐富,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水溫常年處于19°左右,適宜鱸魚生長。項目所在地的寬闊自然坑塘,水源多為地下滲水,水質較好。且該區域臨近天府農博園核心區興義鎮、成都二繞,發展養殖業區位優勢明顯。從品種上看,“投放的大口黑鱸魚種經過挑選培育,無病毒,具有抗菌抗病能力強等‘高抗’特色,魚苗成長速度快、條形好。”該負責人介紹,此批次魚苗預計今年9月左右上市,產量約為40萬斤,產值將達600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