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吳江日報資訊: “從每一個細節做起,從源頭上保障餐桌安全,這是我們通過這次認證后的最大體會。”昨天,吳江市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宣云峰這樣告訴記者,公司已于近日拿到了“良好農業規范認證”證書,成為吳江首家拿到這張“國際通行證”的企業。
“良好農業規范認證”對許多人來說還是陌生的。良好農業規范簡稱“GAP”,是一套完整的產前、產中和產后體系化統一規范管理體系,也是國際通行的從生產源頭加強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控制的有效措施。
有了這張證書,公司通過認證的鳙魚、鰱魚、雜交鱘等六大類水產品可以對接出口標準,更快捷地進入國際市場,同時在國內高端市場更有話語權,產品也更有競爭力。
消費者最關注的是水產品的安全問題,這也是認證標準中最核心的部分。記者了解到,從水環境、土壤到飼料等投入品的管理,都有詳細的操作規范,細到倉庫內飼料的堆放都有具體要求。
在認證體系中還有一個重點,就是水產品可追溯體系的建立,從魚苗開始,這條魚的日常管理都要記錄在冊,包括生長在哪個塘口、每天吃什么飼料、用了什么魚藥等一項項都有據可查。
公司為什么要嘗試國際標準認證,成為吳江水產養殖界第一個吃螃蟹者?“其實國際認證并不是高不可攀,作為農業龍頭企業,我們很自信。”宣云峰認為,作為一家規模養殖企業,公司已經通過了ISO國際質量體系的認證,其實有些養殖標準一直在執行,這次認證就是一次再細化的過程。
GAP認證的優勢在哪里?業內人士分析,在農業生產領域,種植、養殖的生產對象個體差異大,僅憑抽取最終樣品判斷產品質量并不精確,GAP認證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它對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制定了詳細的標準,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幾乎每一道工序都列出了明確的控制點,從而在源頭上控制食品安全。另外,農產品出口常常遭遇“綠色壁壘”,有了這張通行證,可以提高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這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南方漁網編輯:白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