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遼寧日報資訊:近日,省海洋與漁業廳的人工魚礁建設專家組到葫蘆島市就落實人工魚礁建設承擔企業、工程建設招投標、施工監理等工程建設事宜進行了明確。這意味著葫蘆島市人工魚礁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將進入實施階段。
為了更好地利用和開發海洋資源,今年3月,葫蘆島市啟動了綏中縣芷錨灣海域人工魚礁建設籌備工作。5月,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專家對葫蘆島市選報的造礁海域進行測量勘察,測量了水文動力、地質結構、浮游生物,調查了海域漁業資源情況。經論證認為,綏中縣芷錨灣海域以海參為主的海珍品、貝類、蟹、巖礁魚類資源豐富,浮游生物大量存在,水清澈,適宜造礁。此后,葫蘆島市組織漁業科技工作者進一步討論魚礁功能、礁體材質形狀、造礁規模,最終確定魚礁功能在不改變海洋功能的前提下,融聚魚和繁殖保護功能于一體。礁體為混凝土構件,每個礁體單元體積3立方米,空容2立方米,礁體呈“人”字架型,礁體空間類似人類居住的尖頂房屋,造礁規模為100畝,影響海域500畝,總投資200萬元。據介紹,人工魚礁不僅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具備改善水質、保護環境的社會效益,一個礁體就是一個海洋生物繁殖庇護所,是一個小型污水處理廠。根據成功經驗,在人工魚礁影響海域內,水質明顯改善,較大規模的魚礁群還可以有效遏制海洋赤潮。
南方漁網編輯:白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