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遼寧日報訊 記者侯國政報道 近年來,莊河市利用自身豐富的漁業資源,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依靠科技創新不斷開拓水產品加工新領域,走出一條龍頭企業從無到有、加工規模從小到大、效益從低到高的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道路。2007年全市完成水產品加工產量30萬噸,占據遼寧省動物性水產品加工總產量的“半壁江山”;實現加工與流通業產值29億元,占莊河經濟總量的11.96%。
“海洋資源是莊河農業的最大優勢,莊河素有‘世界貝庫’之美譽,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河豚魚養殖、加工基地。”莊河市委領導認為,“今后市委、市政府將繼續大力實施‘海上莊河’戰略,加快推進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邁進,提高漁業經濟對莊河縣域經濟的貢獻率。”如何將漁業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莊河市把著力點放在加快漁業工業化進程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上連基地、下連市場的輻射效應。截至目前,全市崛起以國家級龍頭企業大連善島食品,省級龍頭企業大連富谷水產、莊河海洋貝類養殖場等為代表的水產品加工企業87家,加工品種涉及七大類180個,年加工能力40萬噸,帶動養殖戶達到15萬戶。
養殖業的每一次跨越,都是科技突破的結果。在產業化經營中,莊河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大打科技牌,通過技術創新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莊河市城關街道海洋村,這個擁有幾萬畝天然餌料豐富的淺海和灘涂、盛產雜色蛤的小漁村,為了解決貝類苗種繁育瓶頸問題,與中科院海洋所聯合,先后投資1.5億元建成10萬立方米水體貝類育苗室,年繁育成品貝苗300億粒。目前,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863計劃,成為亞洲規模最大、設施最好、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現代化貝類苗種繁育基地。
與此同時,一些龍頭企業紛紛采用先進的技術裝備武裝自我,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大連善島食品引進國際先進的真空包裝機、金屬探測器和單凍機等設備,2007年僅加工面包粉鱈魚一項就實現出口創匯800萬美元。大連富谷水產引進國內技術最先進的河豚魚精深加工設備,相繼開發生產出水餃、罐頭、火鍋三大系列產品20多個品種,效益倍增。
據了解,2007年莊河市共投資3.5億元用于改擴建加工項目,其中用于更新設備、技術改造投資1億元。目前,全市水產品加工企業的制冷、殺菌、自動調溫等加工設備均達到上世紀90年代國際水平。
莊河市還大力推行漁業標準化生產,提升水產品質量,打造一批在市場上叫得響的名牌產品。全市已建立綠色水產品無公害產地32個,通過綠色、有機食品認證15個;而且,有50%的企業通過歐盟注冊,80%的企業經HACCP和ISO質量體系認證,取得進軍國際市場“通行證”。2007年,莊河市完成水產品出口創匯3億美元,同比增長26%。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