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星島環球網資訊:再過一個多月就是大閘蟹上市季節,但因為中國太湖流域全線治理污染,今年陽澄湖大閘蟹與太湖大閘蟹的產量將大幅減少,價格也因此飆漲。
綜合媒體報道,去年夏季太湖爆發藍藻,引發江蘇省無錫市供水危機,而過度的圍網養殖大閘蟹和其它水產品正是藍藻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后,江蘇省采取一系列鐵腕治污措施,包括大幅縮減太湖及同屬太湖流域的陽澄湖圍網養殖面積。
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對外經濟技術辦公室副主任杜民根表示,去年太湖水域圍網養殖規模約20萬畝,其中約16萬畝集中在靠近蘇州的東太湖水域。去年太湖藍藻事件爆發后,靠近無錫的西太湖水域開始嚴禁圍網養殖,今年約有2.6萬多畝的圍網已被拆除。
他說,東太湖水域今年雖然撤除的圍網不多,但按照計劃,東太湖16萬畝圍網養殖面積明年將壓縮到4.5萬畝左右,即整個太湖水域的大閘蟹圍網養殖規模將銳減四分之三以上。
陽澄湖方面,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說,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圍網養殖面積將由去年的8萬畝減少約2萬畝,明年將可能進一步縮減至3萬畝左右。受此影響,預計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產量將由2000噸減少到1500噸左右,明年產量還將進一步減少。
物以稀為貴,楊維龍與杜民根都認為,在養殖面積大幅縮減的情況下,陽澄湖和太湖大閘蟹價格自然會飆漲,不過具體漲幅多少目前還不得而知。
南方漁網編輯:白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