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上半年,河南省以省八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抓機遇,謀發展,促崛起,認真貫徹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漁業專業會議和省水產工作會議精神,積極爭取并落實惠漁政策(柴油、漁機及災害補貼等),鞏固和發展成型養殖技術(池塘集約化養鯉、網箱養殖及工廠化流水養魚等技術),加強技術培訓和生產管理,適時調整養殖品種結構,加之水產品市場行情好及氣候適宜,漁業持續、穩定發展,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質量進一步提高。全省水產行業總產值732647萬元,同比增加213799萬元,增長41.2%(含物價因素,下同);增加值332402萬元,增加130624萬元,增長64.7%。漁業生產呈現如下主要特點:
一、水產品產量持續、穩定增長
上半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417291噸,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62262噸,增長17.5%;其中養殖產量393908噸,增加56698噸,增長16.8%;池塘和水庫(主要是網箱)養殖產量為314348噸和64524噸,分別增加46443噸和7309噸。
二、養殖規模擴大,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
養殖面積240881公頃,增加7150公頃;池塘和水庫面積為111982公頃和117518公頃,分別增加3345公頃和2296公頃。
主要名特優主養面積14215公頃,增加1459公頃。如信陽市通過對青蝦、河蟹、小龍蝦、龜鱉、黃鱔等名優水產品養殖的引導和支持,全市名優水產品覆蓋率達到60%以上。全市養殖小龍蝦養殖面積達6萬畝;光山青蝦養殖面積發展到9000多畝;固始、羅山、平橋等縣網箱養鱔已發展到3萬多箱;潢川、光山、羅山、淮濱等縣河蟹養殖已發展到4萬多畝。全市“一鄉一品”、“一村一品”建設如火如荼,形成了一大批水產養殖專業村。
三、加強生產管理,漁業基礎強化
各地漁業主管部門根據市場情況,適時引導和指導生產。上半年,培訓人員46218人次,增加6782人次。生產魚苗476169萬尾,增加 59646萬尾。培育魚種275249萬尾,增加14323萬尾。投放魚種270787萬尾,增加31411萬尾;其中15CM以上魚種113044萬尾,增加23645萬尾。投放魚種的規格增大,由2007年上半年的220.3公斤/萬尾增大到251.2公斤/萬尾。上半年新建魚池2182公頃,改造魚池18481公頃。這些也為全年產量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此外,年初的冰雪災害,對豫南的苗種培育產生不利影響,信陽市人工孵化魚苗比上年同期減少15930萬尾。
南方漁網編輯:蘇紫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