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早年標準化海塘是在原有塘基上的更新改造。隨著塘身高度的增加和斷面的加寬,塘基的荷載量陡增。長年累月地風侵、雨襲、浪打,部分塘段不同程度地出現塘堤沉降、塘坡變形。
踏浪頭三八塘局部滲漏段位于金清鎮濱海村,滲漏點出現在一級平臺附近。漲潮時潮水向塘內滲水,落潮時向塘外滲漏,造成該段路面部分下沉,情況緊急。
是開挖堵洞重砌、表面封堵,還是充填灌漿?幾經論證和分析對比,路橋區水利局和海洋漁業局決定對海塘局部滲漏地段作充填灌漿加固處理。
然而,充填灌漿好比在刀尖上跳舞,壓力控制是關鍵。灌漿壓力太大易產生裂縫,壓力太小難灌實。參照管理員一系列海塘沉降觀察情況統計,工程技術人員根據土的重度、強度、初始應力、孔深等因素測量計算。造孔、配比漿材、灌漿封孔……精密程度不亞于一臺手術。對癥下藥,踏浪頭三八塘、分水鹽場塘延伸段和王嶼外堤一洞閘東側塘堤的漏水部位先后得到加固處理。
有道是“三分建,七分管”。路橋區海塘管理所管閘與護塘相結合,實施專職管理。管理所很簡陋,最顯眼的就是成摞的《巡塘記錄》、《臺風動態》等工作手冊。翻開巡塘日記,壩情、海塘搶修養護等情況一目了然。
6月16日,白沙外堤有一個養殖戶在海塘保護區內擅自搭起簡易棚,用來存放魚飼料。“老鄉,茅草棚易滋生白蟻,為了大壩的安全,請自行拆除。”眼尖的巡視員羅永清及時勸告制止。
在海塘壩入口處,豎有”保護海塘、人人有責“的告示牌。為了減輕海塘壩的荷載量,特別指出機動車輛禁行。金清鎮沿海有不少船廠,不少船商抄近路取道標準海塘塘頂。管理員陸荷仁痛心疾首,就像那些車比從他心頭駛過去還難受。他趕忙上前勸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海燕村與標準海塘僅一箭之遙。種糧大戶陳云友摸著用混凝土灌筑而成的擋浪墻,看看堤后自己承包的260多畝水稻和26畝魚蝦,感慨地說,“標準海塘的建造和有效管理,使我們多了條致富的路啊!”
路橋區海塘管理所旁邊有個9711抗臺紀念雕塑。洶涌的浪濤前,是無數雙緊緊相連的大手。海塘管理所所長羅永興說,這個雕塑的主題是“眾志成城”。
新聞鏈接
路橋區有一線標準海塘7條,全長16.8公里,北與椒江九塘連接,南至金清老港堵壩。閉合區內保護人口12.94萬人,耕地8.55萬畝,且有蟹場、漁場等水產養殖業和大棚西瓜、香瓜等經濟作物種植業以及旅游、餐飲等企業。
近3年,路橋區共投入專項經費117.29萬元,用于加強海塘的維修和養護。2005年開始,三山涂圍墾工程開工,該工程按50年一遇設計、施工,計劃2009年完成。
南方漁網編輯:吳佩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