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5-23訊大理市堅持"以養為主,養捕并舉;依靠科技,提高效益;調整品種結構,積極開展名、特、新水產養殖"的發展方針,調整漁業結構。
漁業生產從過去主要依靠捕撈業,發展到現在的湖、庫、塘壩、茭白田、溫流水、溪流水等各種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生產格局,在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方面,開展了水庫大水面高產、池塘精養高產、專池精養鯽魚、魚病綜合防治、漁業機械、新漁具等技術推廣工作,養殖結構從過去以草魚為主的低產養殖模式,轉變為以鯉魚為主多品種混養、多級輪養、輪捕輪放的高產養殖模式,并充分利用自動投餌機、增氧機、定置捕網等新設備、新技術,先后引進了建鯉、澎澤鯽、高背鯽、鯰魚、異盲銀鯽、武昌魚、虹鱒魚、牛蛙、美蛙、胭脂魚、西伯利亞鱘魚等20多個水產良種。到2002年,大理市水產品人工養殖年平均產量為2703噸。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