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5-21訊 近年來,電白縣立足本地資源和地理區位優勢,依靠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效特色海水養殖業,目前對蝦、牡蠣和網箱三大特色海水養殖,已成為該縣海洋漁業經濟的支柱產業。今年第一季度,該縣海水養殖產量達6.10萬噸,其中三大特色海水養殖產量達5萬多噸。
電白瀕臨南海,擁有廣闊的淺海灘涂,具有發展海水養殖的先決條件。當前全國沿海各地都把發展海水養殖作為漁船轉產轉業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海水養殖業異軍突起,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對此,該縣海洋漁業局領導深入調查研究,結合當地實際,圍繞“特色”兩字作文章。該局選擇了投資少、見效快的對蝦、牡蠣和網箱這三大海水養殖在全縣推廣。通過建立三大特色品種養殖示范基地,以點帶面,大力推廣先進養殖技術,逐步引導該縣養殖戶投身特色品種海水養殖,從而推動全縣海水養殖業的發展。目前該縣水產養殖面積17742公頃,其中海養14877公頃,海水養殖中,對蝦3203公頃,牡蠣3321公頃,海水網箱12582個。
在海水養殖中,該縣依靠科技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效益。由該縣海洋漁業局承擔的“對蝦養殖及其配套技術”項目榮獲2000年度全國漁業豐收二等獎。龍山養蝦專業戶應用該項技術成果,2001年單產達到800多公斤/畝,該縣推廣應用該項技術面積達到90%以上。2002年,他們又開展《過濾水環保型高密度對蝦養殖》項目試驗,即在養殖過程采用過濾水,運用射流式增氧機加氧,有效控制水質,預防蝦病,取得了顯著效益,畝產高達2000多公斤,獲利7000多元。牡蠣養殖推廣應用樁架平掛式養殖技術的面積達50%以上,平均畝產2.96噸,最高產量達到畝產7.5噸;網箱養魚應用免疫軟顆粒飼料與健康養殖技術,普遍使魚發病率降低8個百分點,比原來增產13%以上,現在網箱養殖單產為每箱253公斤,平均每箱盈利800元左右。據統計,目前該縣三大特色海水養殖面積約占海養面積的74%,總產值則占近8萬。從1997年以來,海養產量超過了海捕產量,成為該縣漁業經濟的“重中之重”產業。
發展海水養殖業擁有優質的種苗是關鍵。因而近年來該縣大力扶持種苗場的建設,目前,該縣有蝦苗場97家,年育苗量達100多億尾,牡蠣種苗場及魚苗場多家,成為廣東省較大的水產種苗繁育基地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