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8/4訊 水產品價格進入了低谷期,水產養殖也由“暴利時代”跌入“微利時代”。面對水產養殖業出現的新形勢和新問題,養殖戶必須及時調整經營思路。
1.調整名優品種的養殖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如甲魚養殖,市場上常見的個體一般重0.5~1公斤,1.5~2公斤的個體很少見,2.5公斤以上的個體更為罕見。一般養殖者因資金和技術問題,很難將甲魚養到個體重2公斤以上。在池塘中養殖的甲魚近似天然野生,養殖時間越久,個體越大,藥用功能越強,也就越受消費者歡迎。進行工廠化恒溫越冬養殖,雖然甲魚的生長速度較快,由于使用人工配合飼料喂養,肉質不佳,無野生味道,藥用滋補功能不強,甲魚賣不上好價錢。如果采取近似天然野生的養殖模式進行養殖,生長周期雖然長達4年,按每年畝產量300公斤計算,年畝產值可超過5萬元,每年畝純利最少也有2萬元。
2.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生產水平。
暴利時期只要有投入就有利潤,養什么都有錢賺;微利時期如果不重視科技,單純靠苦干實干是不行的,養出的水產品達不到消費者的要求就會虧本。同是養殖鯉魚,人家采用高科技進行養殖,畝產1000公斤,飼料系數僅有1.6,而你養的鯉魚飼料系數高達2,僅飼料開支一項,每畝水面就會比別人多支出1000多元,在目前微利的情況下還有什么利潤可言?
3.因地制宜,立體養殖,降低生產成本。一些有資本優勢和技術實力的漁嘗漁業公司和養魚大戶可塘邊養豬雞、鴿、水面養鴨、水中養魚,塘堤種果、菜、草,禽畜糞便、殘餌落塘喂魚,菜、草喂魚,這樣可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盈利空間。
4.開發新的養殖品種,開辟新的盈利領域。就我省目前的情況來看,鯉魚等常規品種市場已飽和,而鱘魚、大口鲇、觀賞魚、黃鱔、泥鰍、黃顙魚等“小水產”的市場前景看好。同時還可以發展庭院養殖、反季節養殖、輪捕輪放養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及早搶占市場新領域。
5.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和觀賞魚養殖。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節假日的增多,郊游休閑和觀光垂釣等漁業休閑模式越來越時興,因而可大力發展休閑漁業。隨著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人們對觀賞魚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這為觀賞漁業的發展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會。
看準自己的養殖項目,只要長期堅持干下去,三五年內算總賬,肯定有錢賺。最忌高峰期上馬,低谷期下馬,跟著市場感覺走。在微利時期順勢調整,向品種、科技、管理要效益,水產養殖業生存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的,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