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水產品市場基本情況
2003年上半年,全省水產品市場克服“非典”的影響,運行情況穩定,價平量足,供求基本平衡。截止6月20日,水產品市場交易量達64.47萬噸,交易額達39.12億元。交易場地28.99萬平方米,其中交易大棚占15.04萬平方米,交易用房為8.60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持平。外貿出口3400噸,創匯超1000萬美元,比同期增近3000噸。上半年全省水產品市場綜合平均價(元/500克)如下:白鰱規格在≥500克/條,價格1.50元;花鰱≥1500克/條,2.60元;草魚≥1500克/條,2.8元;鯉魚≥500克/條,2.75元;鳊魚≥400克/條,4.0元;鯽魚≥250克/條,4.1元;烏魚≥1000克/條,7.5元;黃顙魚統貨,10.6元;鱔魚統貨,11.0元;甲魚≥500克/只,20.0元;鱖魚≥600克/條,23.0元;克氏螯蝦統貨2.7元;青蝦統貨7.5元;河蟹≥150克,33.3元。
二、水產品市場特點
全省水產品市場價格行情繼續走低。據對潛江、仙桃、洪湖、監利、松滋和石首等六縣市水產市場調查,上半年魚價穩中有降,降多升少。四大家魚、鯽魚、團頭魴、鯰魚、鮰魚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黃顙、黃鱔等略有上升,小規格河蟹價格下降。在仙桃,水產品價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10%;在洪湖,四大家魚價格持續下跌,河蟹持平,黃鱔較上年上升。該市水產品價格(元/斤)基本情況是:鰱魚1.0;鳙魚1.8-2.0;草魚2.2;青魚4.5;鯽魚3.0;黃鱔18.0;泥鰍10.0;黃顙12.0。在主產、銷區武漢市,有3個品種價格下降(單位元/千克),其中四大家魚中白鰱2.5元,比去年降0.2元;草魚5.3元,降0.2元;鯽魚7.5元,降1.0元;上漲品種,花鰱5.0,增0.3元;鱖魚50元,上漲20%;甲魚50元,升2元;河蟹≥150克,50元,增50%;鱔魚統貨26元,漲3元。黃顙22元,持平。
水產品外貿出口呈量增價揚。通過商檢部門監督和水產加工企業自身的整改,水產加工出口企業不斷開拓美、日、韓、東南亞市場及歐盟市場,成效顯著。上半年我省水產品出口呈良好發展態勢,全省水產品出口3400噸,創匯過100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水產品出口超近3000多噸,創匯超865萬美元。今年,上半年水產加工出口超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三、水產品市場行情分析
我省上半年水產市場行情低落,初步分析,受下面幾個因素制約:一是受全國性農副產品價格普遍低迷影響,特別是蔬菜、禽蛋等價格的不振,水產品價格受聯動的影響,全國淡水產品價格低迷,影響我省水產品價格上漲。如我省發展較快的河蟹效益欠佳,近幾年全國火爆的市場行情刺激農民養殖欲望,一哄而上,江蘇.安徽.浙江等省產量突破10萬噸大關,我省也過2萬噸產量。總上市量比往年多,且產品的質量、規格低于以往,價格下降。如河蟹2兩左右,武漢大東門市場賣8元/斤,3兩以上賣25元/斤。二是我省水產品近年來快速發展,產量連年攀升。2003年上半年達到118萬噸,比上年同期增12萬噸,市場常年有效供給不斷增加,價格下跌。大城市水產品市場吞吐能力增強,促使省內外更多水產品向武漢這樣的主銷區聚集,供大于求,從而使主銷區市場價格自然下降。如洪湖白鰱1.0元/斤,比去年降21%;花鰱2.0元/斤,降5%;鯽魚6元/斤,降20%。三是消費習慣和養殖方式對價格的影響較為明顯。由于各地飲食習慣,對個別魚的嗜好,使該魚價格堅挺。如花鰱主要是餐館作“胖頭火鍋”用,在武漢市使這一品種價格在7元/公斤,比草魚貴20%。另外個別地方網箱養殖快速發展,常規魚花白鰱被養殖戶高出市場價5—10%購買作魚餌料,如網箱養鱔魚、大口鯰等地區,花白鰱比去年同期高出0.1—0.2元/500克。四是“非典”形勢嚴峻,水產市場一度經營慘淡。由于受四、五月份“非典”的影響,我省水產流通受到較大影響,特別是向外省輸出水產品遭到很大沖擊。
四、2003年下半年水產品市場趨勢
根據去年及今年上半年我省水產市場行情,結合我省水產發展勢頭,市場組織結構,及國內外水產市場動向,2003年下半年水產品市場形勢仍較為嚴峻。水產市場供大于求的結構矛盾依然突出,大宗水產品,包括部份名特優產品價格穩中有降,少量新的名特優品種將保持較高的價位,如:黃鱔、泥鰍、鱖魚、甲魚、烏龜、黃顙等品種;水產品市場交易量和交易額將小幅增加。這種局面在今后一個時期內,不會有大的改變。基于以下因素:一是淡水產品產量全國性增長,而且我省發展的勢頭保持較快,產量有望超過285萬噸,且產品結構趨同現象較為明顯。這對水產市場.對產品的價格上升增加了壓力。二是國家農業部實施《大力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以及部份省市實行市場準入制度,對我省水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實施無公害水產品生產,開展水生動物檢疫,全面提高我省水產品質量,確保上市水產品質量過硬,提高產品競爭力,促使水產品價格上揚,優質優價。一批名特優產品如黃顙魚、黃鱔、銀魚等通過實行無公害生產,可以在市場上進入高檔價位。三是節假日水產品消費量增大,帶動水產品價格上浮。以往的經驗,我省在中秋.國慶.元旦和春節形成的假日經濟中,水產品交易較平常旺,交易量和交易額都有所增加。四是流通渠道有所拓寬,將緩解水產品市場的壓力。各地建水產市場的熱情較高,如武漢.鄂州.潛江等地新建水產市場,可大幅減輕水產市場的壓力。國際市場在歐盟于去年底解除我國水產品出口的禁令,將緩和我國水產品市場的壓力;同時,我省上半年對外出口勢頭看,預計我省水產品出口將比上年增長8.5%,超過5000噸。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