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因國外加強對進口鰻魚藥物殘留和孔雀石綠檢測,作為福建省主要出口商品之一的烤鰻曾一度遭受重挫。不過,自2005年底恢復出口以來,出口量穩步增長。記者昨日獲悉,廈門海關統計顯示,今年1-5月,廈門關區出口烤鰻8757.4噸,價值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6.6%和21.4%。今年以來各月出口量穩定保持在1500噸以上的水平,其中4月份單月出口量達到1991.5噸。
廈門關區烤鰻出口國家和地區共有12個,今年新增了德國、丹麥、希臘、波蘭等歐洲4國,共計出口129.5噸,價值128.6萬美元,占烤鰻出口總量、值的1.5%和1.2%。而日本仍是主要出口市場,出口量、值為7694噸、9084萬美元,占出口總量、值的87.9%和87.4%。
記者了解到,今年烤鰻出口企業雖有效拓展了德國等歐洲4國的出口市場,但目前其所占出口份額依然很少,有待進一步挖掘開發。有關人士建議企業積極熟悉各國食品檢測規定,以實現市場多元化,減小風險。同時,繼續在鰻魚養殖源頭控制住藥殘,穩步建立起藥殘的長效防范機制,以利于長遠發展。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