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據中國水產學會監測分析,9月份水產品捕撈產量和質量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市場貨源充足,交易平穩,價格總體水平比上月下降了3.75%。據對全國近60家水產品批發市場49個品種價格跟蹤調查分析,今年8月份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總指數為1.15(以2003年12月份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為基期),比上月回落5個百分點,其中海水產品價格指數為1.03,比上月回落近5個百分點,淡水產品價格指數為1.3,比上月回落近6個百分點。
水產品價格整體走弱水產品價格總體水平走低,品種間價格有漲有跌。與8月份相比,9
月份海、淡水產品價格指數繼續回落,其中海水產品價格指數下降3.8%,淡水產品價格指數下降3.7%。在監測的49個品種中有17個上漲,占監測數量的35%。
淡水魚價格繼續小幅下跌,下降幅度趨緩。與8月份相比,淡水魚類價格指數下降2.3%,下降幅度比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下跌幅度最大的是鳊魴魚,下跌近6%,其它品種下降幅度不大,均在5%以內。
海水魚類產品價格整體走弱。9月份,除少部分品種價格上漲外,其他價格均下跌。海水魚類產品價格指數比上月回落了4.4個百分點,下降幅度較大的為馬鮫魚和銀鯧,下降23%和9%,其它品種下降幅度在5%以內。
海、淡水甲殼類產品價格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回落,但下降趨勢開始減緩。繼8月份海、淡水甲殼類價格指數大幅下跌之后,9月份下降幅度再次位居榜首。其中海水甲殼類下降10%,但比上月下跌幅度減少了9個百分點;淡水甲殼類下降11%,下跌幅度與上月基本持平。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蝦類價格大幅度下跌。海水蝦類中,除日本對蝦小幅上漲(3%)外,其他品種全部下跌,其中,南美白對蝦下跌9%,斑節對蝦下跌幅度高達18%,中國對蝦和鷹爪蝦分別下降4%和18%;淡水蝦類中,青蝦與上月基本持平,羅氏沼蝦下降6%。其次是蟹類產品價格下跌對甲殼類價格下跌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影響水產品市場價格的因素水產品上市量增加是水產品價格下降的主要因素。9月份伏季休漁全面結束,而且今年的海洋資源狀況均好于往年,產量和質量同步增長,市場供應量充足,使海水產品價格出現回落。由于資源性魚類產量不均衡,造成各品種的價格走勢開始分化,捕撈產量低的品種,價格走高,捕撈產量高的品種價格開始走低。淡水魚的上市量比較均衡,其價格回落是受其它水產品價格下跌帶動所至,價格已經處于相對的穩定區域。
蝦類產品下跌在水產品中唱主角,帶動了其它水產品的下跌。進入9月份,蝦類價格再創新低,羅氏沼蝦在上海銅川市場創出了每500克6元的歷史低價。受價格影響,蝦類的銷售量大幅度增加,從而抑制了其他水產品的銷售和價格的上漲。但南方淡水小龍蝦價格一路看漲,從過去的每公斤10元以下,上漲到每公斤20多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