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據中國水產學會監測分析,7月份水產品市場貨源充足,交易平穩。海洋捕撈產品主要以凍品為主,海、淡水養殖產品大量上市,市場總體成交量比上月有所增加,價格總體水平比上月下降了3.3%。據對全國近60家水產品批發市場49個品種價格跟蹤調查分析,7月份全國水產品批發市場價格總指數為1.26(以上年12月份批發市場價格指數為基期),比上月回落5個百分點,其中海水產品價格指數為1.13,回落近7個百分點,淡水產品價格指數為1.458,回落近4個百分點。
一、水產品市場價格走勢特點
(一)水產品價格總體水平走低,各品種價格均有回落。與上月份相比,海、淡水價格指數均回落,其中海水產品價格指數下降4%,淡水產品價格指數下降3%。跟蹤的49個品種中只有16個品種上漲,上漲品種數量占監測的32%;大部分品種價格開始下降。
(二)淡水魚價格開始下跌,但下跌幅度不大。與上月份相比,淡水魚類價格指數下降2.8%,下跌幅度最大的是鯉魚,下降14%,其他品種下降幅度均在7%以內。鱖魚和羅非魚價格有所上漲,分別上漲了23%和7%。
(三)海水資源類產品價格小幅上漲。7月份,海水魚類產品價格指數比上月小幅上漲了1%,其中馬鮫魚上漲幅度最高為20%,其次是大黃魚上漲了17%,帶魚上漲了4%。其他品種價格波動很小。
(四)海、淡水甲殼類價格大幅回落。7月份,海水甲殼類價格下降17%,淡水甲殼類下降6%。主要是蝦類價格大幅度下跌所致。其中,鷹爪蝦下降幅度最大,達到48%,其次是日本對蝦、中國對蝦、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和羅氏沼蝦,分別下降32%、29%、21%、13%和15%。
二、影響水產品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
(一)季節性減產。受伏季休漁影響,海洋資源類產品上市量急劇減少,使海水產品價格開始逐步走高。7月份雖然淡水魚上市量開始增加,但由于氣候原因,運輸環節有困難,大部地區淡水魚價格開始出現小幅波動。
(二)消費需求旺盛。7月份水產品價雖有所回落,但與上年12月份相比漲幅仍然較大。一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對水產品的消費需求,二是飼料與苗種價格的上漲,增加了水產品成本。
(三)對蝦價格大幅度回落。去年年底以來,我國對蝦價格連續下跌。今年7月份以來,下跌幅度加快,中國對蝦、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日本對蝦分別下降了47%、16%、33%和47%,成為下跌幅度最大的種類。
三、未來展望
8月份,全國水產品市場價格還將小幅走低,但跌幅不會太大。一是海洋捕撈全面進入伏季休魚階段,受此影響,海洋捕撈產品上市量將減少;二是海、淡水養殖魚類上市量會進一步增加,淡水魚價格繼續小幅回落,但波動不會太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