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05年第一季度實行的反傾銷策略對美國蝦產業是否具有消極影響還不太確定,盡管影響是否能持續到2006年也無從知道。然而,2006年初期美國蝦進口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11%。進口情況比較復雜,由于反傾銷政策的影響,厄瓜多爾、中國和印度供應量增加,而泰國、越南和巴西與去年同期相比,供應量有所減少。
盡管銷售量下降10%,泰國仍然是美國蝦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占美國蝦進口總量的四分之一(2005年占30%)。2006年初期從中國進口量增加50%,使中國一躍而上,成為第二大供應商。而印度尼西亞,沒有受到反傾銷政策的影響,銷售量增加26%,為5200噸。2005年美國從厄瓜多爾進口總量比2004年增長超過30%。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2006年,2006年1月份進口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47%,為4700噸。相反,2005年供應量下降最明顯的是巴西,一直持續到2006年,1月份供應量比2005年同期減少80%,僅為100噸。巴西在美國市場銷售量減少主要源于近兩年來巴西蝦養殖行業產量急劇下降。
雖然美國蝦進口量增加,但對于本國內產量并不是很清楚。最近美國海洋漁業局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佛羅里達地區、阿拉巴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和得克薩斯地區野生蝦捕撈量下降。通常情況下,捕撈量下降,意味著價格會增高。然而與此相反,最近美國國內野生蝦批發價出現意想不到的超低價水平,例如,U/15規格的蝦,最近價格在6.35—6.50美元/磅之間,比2005年同期價格低1美元/磅。2005年2-3月份大約為7.50—7.75美元/磅,下跌14%。美國國內蝦經銷者認為,統計數字不是很準確,實際上2005年11-12月份蝦捕撈量要比統計數字高得多。統計問題主要出在去年美國沿海海灣遭受了各種各樣的颶風襲擊,導致一些捕撈船只從一個港口被迫去往另一個區域,這樣使的統計數字不是很確切。
現在預測2006年的價格趨勢還不好確定,目前,美國進口商收到的亞洲蝦報價一般高于美國蝦批發零售價格。進口亞洲蝦,貿易商需要推測未來幾個月亞洲蝦價格的上漲空間。這就出現一個問題,今年中期美國市場蝦價格是否會上漲或者亞洲蝦供應商是否會降低報價。
最后一個問題是關于反傾銷政策對美國蝦產業的影響問題,美國蝦供應商代表提出了相當多的請求,要求美國商業部今年2月28日前給予答復。最近有謠言宣稱:巴西兩個公司、中國七個公司、厄瓜多爾五個、泰國五個、越南三個公司和印度二十五個公司聯合要求修改反傾銷政策。商務部現在正在考慮如何給予這些公司合理答復。然而,大家相信,DOC會采用新的方法能夠在六個國家中隨意選擇自己中意的供貨商,盡管目前沒有足夠的人員和資源進行這樣龐大的工作。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第二季度美國蝦供應商供應前景還無從確知,國內貿易商寄希望與春天能夠擴大國內市場消費量。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