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4/01/15訊 近日,日本山口縣一家農場發生禽流感。由于這是日本79年來第一次發現此病毒,因而引起了日本社會的緊張。同時日本政府正在采取措施防止傳染的蔓延。
據報道,最先發現雞群大量死亡的是山口縣阿東町的一家農場。該農場采取開放式飼養,只在雞舍四周架設圍欄,沒有頂棚封頂,容易與外界鳥類接觸。2003年12月28日,該雞舍正在下蛋的母雞成群死亡,兩天死亡數量超過50只。2004年1月7日后死亡數量更多。經當地檢疫部門檢查,確定為禽流感病毒感染所致。隨即,當地政府封鎖了該農場,并向國家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報告。
13日,日本動物衛生研究所發表檢查結果,認定此次雞禽大量死亡事件是典型的禽流感所致,并查出病毒為曾在中國香港流行,現仍在越南、韓國肆虐的H5N1型病毒。2003年底韓國開始流行禽流感,日本從12月12日開始停止進口韓國的雞肉及相關產品。但鳥取大學獸醫微生物學專家大木規公一教授指出:“病毒經候鳥從韓國傳入日本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從韓國到山口縣只有200至300公里,候鳥串門是輕而易舉之事。”
禽流感是一種嚴重的畜禽疾病,有時還危及人類健康。據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辦事處13日公布,去年10月以來越南死亡的12例肺炎感染者中,有3人體內查出H5N1病毒。1997年香港發生禽流感時有18人被感染,6人死亡。2003年4月荷蘭一名獸醫也因感染此病毒死亡。
禽流感發生后,日本政府采取緊急對策封鎖現場,杜絕可能的傳染渠道,并對其他飼養設施進行檢查。山口縣政府決定該農場周圍30公里內禁止所有禽畜和飼料移動,將該農場的其余兩萬余只雞和雞糞全部就地深埋處理,并將已經上市的2萬多公斤雞蛋收回銷毀。14日,東京都等地方政府決定對轄區內的所有飼養場開展衛生檢疫檢查。日本農林水產省則決定向山口縣內經營陷入困境的飼養場提供資金援助。
但是,此次事件也暴露了日本地方政府應對滯后。雖然去年9月日本農林水產省就制訂了畜禽疫情手冊,去年12月28日事件發生后當地衛生部門也進行了現場檢疫,但只作為一般性雞腦炎或大腸菌處理。在本月7日雞群大批死亡后才懷疑是禽流感并開始檢查,造成了傳染的擴大。
去年底日本肉類主要進口地美國發現瘋牛病病例,如今國內又發生禽流感疫情,這使日本人的飲食安全受到威脅,近來東京豬肉和魚類價格開始上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