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雖然只是凌晨2時30分左右,但中山市光明市場的停車場內,早已聚滿遠道而來的冰鮮運載車輛,它們從四面八方涌來,為的是趕這里每天最熱鬧的海鮮早市。這是休漁期結束后的第二個星期,記者在冰鮮海味市場見到的熱鬧景象。
熱鬧的流通市場
“我們這里每天都要停十幾輛冰鮮車。休漁期結束后大約比休漁期間增加了七八輛車。”停車場保安一邊說,一邊忙著指揮進進出出的冰鮮車輛。凌晨3時,光明市場正進入一天中最繁忙的時候,涌向停車場的冰鮮運載車輛,忙著卸貨的冰鮮供應商,來往穿梭挑選中意貨色的采購商,把偌大的光明市場擠得水泄不通。
“這樣的熱鬧要持續到凌晨四五時左右。”光明市場管理處蔡文浩組長向記者介紹。光明市場里的冰鮮海味遠的來自湛江、陽江、臺山等地,近的則來自珠海和本市橫欄、板芙、民眾,是中山市內較有影響、貨物較集中、流通量較大的海鮮交易市場之一,高峰時這里的人流量曾達到近萬人次。這里的海鮮流向全市的各個零售攤點和各個海鮮酒樓,甚至還有從廣西、順德、東莞、番禺遠道而來的采購商。從這里流通集散而出的海鮮,大約占整個中山市海鮮供應量的70%左右。
忙碌的交易老手
凌晨4時是最熱鬧、最繁忙的時刻。記者發現,不僅停車場內有大量的冰鮮車進駐,連附近街道兩側也停滿了運載海鮮的車輛。
忙著卸貨的供應商們從車里搬出十幾箱冰鮮,向來往的主顧吆喝著,殷勤地展示著自己貨品成色、個頭大小,以此招徠一撥一撥的客人。他們說,休漁期海鮮種類少,只有三四種左右,休漁期結束后種類一下子增加了七八種,像九吐、獅頭魚、膠魚、倉魚、馬頭魚、魷魚、蝦池等品種,不僅在數量上勝過休漁期前,在個頭上也比休漁前要大一些。向記者介紹生意經的是一位批發商,他每天大約從漁民手中收購三四百公斤冰鮮,大部分供應本地酒樓,余下則零售。就連市場周邊的三個售冰點,也在這個時候忙得不亦樂乎。其中一家雪峰冰廠的銷售員向記者介紹,他們每天大約要售出100條約90公斤重的大冰塊,以滿足光明市場內部分冰鮮交易商們的需要。
休漁不休市的市場保證
記者在采訪中感觸最深的就是“休漁不休市”,良好的銷售流通渠道保證了市民在休漁期間對冰鮮類產品的需求。
從調查中得知,市場對休漁期的反應并不特別“感冒”,無論休漁期間還是休漁期結束后,市場價格的浮動對消費者來說都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再加上冰鮮類消費屬非日常必需消費,不影響市場價格的一般均衡,而且,整個冰鮮市場從供應上游,到消費終端都已形成良性循環,可以通過自我調控手段,諸如在缺貨時將冰鮮入庫,休漁期增加其他養殖類產品的補充,緩和了休漁期間消費者對冰鮮類產品需求的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