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方漁網訊 我區漁業加大生態漁業開發力度,區域化布局穩步推進,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目前全區各類水產養殖面積達24萬畝,上半年水產品產量達1.1萬多噸,水產品價格持續走高,預計拉動從漁農民全年收入增長30%。
盡管受上年黃河限水和水產品價格低迷影響,壓塘越冬魚減少,但今年我區漁業發展以“漁業增效,從漁農民增收,水產品競爭力增強”為主線,狠抓《漁業發展行動計劃》和《優勢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和發展規劃》落實,生態漁業建設成效顯著,全區共建設“以漁改堿”生態漁業基地3.88萬畝,發展湖泊濕地大水面“以漁養水”生態漁業2萬多畝,分別較上年增長22%和10%。產業優勢更加突出,銀北草魚河蟹產業帶、銀川鯽魴魚產業帶、銀南黃河鯉黃河鯰產業帶初具規模,共落實草魚、河蟹、鯽魚、團頭魴、黃河鯉、黃河鯰等養殖面積6.2萬多畝,增幅分別達5%到30%。
由于全面開展無公害養殖,漁業生產取得新進展。以賀蘭、平羅、靈武、中衛等市縣為重點,無公害養殖面積逐步擴大,已建立無公害養殖基地6.4萬畝,其中5000多畝通過產地認證,實現了我區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證零的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