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6月17日,山東東營通和水產有限公司生產的8噸“金河口”牌文蛤出口到了日本。“小文蛤也能賺外匯,這在幾年前想都不敢想。”靠標準化養殖起家,現在擁有一家大型養殖加工廠的劉發明感觸頗深。
黃河攜帶著泥沙,在入海口形成了大面積的沿海灘涂,泥沙中的有機物為文蛤的生長提供了優良的養料,黃河入海口地區成為全國三大文蛤生產基地之一,黃河入海口文蛤以其個兒大、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在國內外市場備受歡迎。山東東營市河口區沿海灘涂是黃河入海口文蛤的惟一產區,黃河入海口文蛤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是該地區特產的經濟貝類,現已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成為該地區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可長期以來,黃河入海口文蛤生產以粗放經營為主,在衛生指標和農藥殘留方面沒有有效的檢測手段和質量控制,致使文蛤的質量安全得不到保障,成為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的主要障礙。
為提升黃河入海口文蛤品牌海產品的質量,東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當地農業部門在當地有生產經驗的文蛤生產加工戶中開始了標準制定調研工作。在調研中,質量技監人員了解到,自然捕撈來的文蛤大小不一,為保證其成活率,只能立即銷售。這一方面不能提升文蛤的檔次,另一方面縮短了文蛤銷售期,形不成文蛤生產的良性循環,造成文蛤銷路越走越窄的局面。經技術人員實地多方實踐,提出了售前暫養的方法,這既可有效地控制文蛤的各項衛生、理化指標,又可提升文蛤的品質檔次,還可實現文蛤銷售期的延長。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效果明顯。圍繞暫養這一生產方法,他們制定了《黃河入海口文蛤》地方標準。標準嚴格規定了黃河入海口文蛤的等級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程序。還對養殖環境、苗種、水質、喂養、餌料、待售前的暫養等條件和文蛤的9個等級作了嚴格的界定,其中標準中的汞、砷及農藥殘留等指標在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具有國際水平的貝類毒素指標的要求,在銷售包裝的標志內容方面除要求注明的基本內容外,還要求必須注明生產者或銷售者的名稱、地址、出池日期,同時,標準規定了在運輸時必須保證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下,及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儲藏的天數。
按標準生產的文蛤,經國家水產品質檢中心檢測,黃河入海口文蛤所含汞、鉛、無機砷等有害物質含量均低于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獲得國家無公害產品標志證書。標準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黃河入海口文蛤的批量生產和銷售,增強了市場占有率,為走向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制定文蛤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東營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著手文蛤標準化體系建設,配套實施了海水貝類衛生標準、海水水質標準、水產品衛生標準和出口貝類腹瀉性貝類毒素檢驗方法等標準,初步形成了標準化生產的體系。目前,他們正在健全文蛤儲運、加工等工序的標準實施工作,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工作也正在組織實施中,文蛤生產的質量管理更趨于完善,一整套能夠保證和促進文蛤質量穩步提高的標準體系已初步建成。今年初,黃河入海口文蛤標準化示范區正式建立。
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黃河入海口文蛤依靠標準化打了一個翻身仗,走出了低谷,重現了生機。文蛤養殖面積由兩年前的0.3萬公頃增加到了現在的0.9萬公頃。兩年前,文蛤年產量400萬公斤,如今產量已達7000萬公斤,實現產品出口創匯400萬美元。更可喜的是,標準化不僅帶動了黃河入海口文蛤品牌的發展和提升,更帶動了周邊縣區2.6萬養殖戶的發展,使他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中國質量報)
采集:姜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