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特別報道:4-5月,廣西氣溫水溫明顯升高,但天氣不穩定,南美白對蝦的發病范圍、發病率與死亡率大幅上升。
近十天來,廣西各地南美白對蝦流行性病害,紅體、白斑綜合癥等病害不斷擴大,全區早放蝦苗損失30%。其中鐵山港區損失幅度為50%左右;北海郊區損失幅度為52%左右;合浦黨江出現局部性流行性病害,損失面積達15%,且有不斷擴大的趨勢;沙崗西場目前損失35%;只有欽州、防城由于早放蝦苗時間較短,還沒有發現病害疫情。
今年南美白對蝦流行性、暴發性疾病的發生,主要原因是:
1、種苗混雜 蝦苗太混是此次疫情暴發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各地對蝦種苗市場不規范,部分空運苗來自不同的疫區。據廣東車板鎮某親蝦幼體場反饋,目前車板鎮從事自繁培育的蝦苗場僅有2-3個,絕大多數苗場的幼體都是從各地空運而來。而廣西今年投放車板苗較多,這也是造成今年廣西對蝦暴發性疾病大面積發生的原因之一。所以養殖戶在選苗時,必須謹慎考慮,選擇信譽好的育苗場,防止中介與苗場勾結,欺騙蝦農。
2、天氣多變 導致池塘水質變化過大,南美白對蝦生長不穩定,體質較弱,極易感染細菌與病毒。養殖過程最好長期投喂維生素C、多糖類等一些免疫增強劑,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養殖對蝦的抗病力,減少病害發生。
3、鳥糞傳播 對蝦主要通過攝食帶病毒的鳥糞或吞食被病毒污染的餌料后感染。因此,看見水鳥應及時趕跑,以防帶病毒的糞便落入池塘。
蝦病難治,但只要尊重蝦病的發病規律,靈活用藥,則可將蝦病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治療蝦病應堅持以下治療原則:
1、抓住時機,早期治療
2、根據病情發展不同階段(即死亡數量變化)靈活用藥
3、根據發病不同類型(急、慢性)靈活用藥
4、使用刺激性小的藥物
5、保持水質穩定
6、增加充氧,減少窒息死亡
7、防止并發及繼發感染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