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養殖業什么時間能夠恢復一再被市場關注。而恢復的時間也從4月被推遲到了5月,甚至是6月。市場期待的一個結果是:隨著養殖業的恢復,豆粕和玉米的需求及價格也從下跌轉為上漲。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監測處的觀點是:
1.不要對恢復后的市場需求給予過高的期望;
2.養殖業的恢復速度將遠低于市場的預期。并且養殖業需求恢復增長的時間可能和供給增量出現的時間交織在一起,從而削弱需求對價格的拉動力量。一個基本的事實是,在未來的6個月中,我們每月的平均大豆進口量都將達到250萬噸以上。油廠進口的大豆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壓榨的。因此我們必須同時兼顧需求恢復和供給增加兩個因素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監測處對國內主要飼料和養殖企業生產形勢及其對未來市場產銷狀況預期的調查顯示,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間,肉禽和蛋禽養殖市場補欄量整體看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在一些地區出現了下降。在山東省,幾家企業都放映當地出現了雛雞價格低于毛雞價格的倒掛現象,而很多蛋禽養殖戶也開始提前淘汰蛋雞。生豬和仔豬的價格也在下跌,在上海、四川和廣東等地都出現了當地豬價跌至若干若干年低點的新聞報道。而市場一直看好的水產養殖和飼料生產業情況也不如預期的樂觀,江西、湖南的飼料企業反映,當地魚塘中還有很多上年的魚沒有賣出去,養殖戶投放魚苗的積極性也在降低。
種種跡象顯示,今年的養殖業真正的復蘇可能要到6月份才能實現。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