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9/8訊 近年來,河北省唐海縣圍繞"做精、做深、做強、做大水產業"的思路,依托高新科技,不斷調整優化養殖品種結構,推廣無公害養殖,發展設施漁業,使海水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唐海縣作為國家八大科技興海示范區之一和亞洲最大的海水養殖專業場,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現已形成養殖面積7萬畝的養殖規模。目前,全縣共有育苗室26座,孵化水體1.8萬立方米,孵化各類蝦苗3.41億尾,孵化河魚屯仔魚96萬尾,孵化牙鲆魚50萬尾,大菱鲆仔魚2萬尾,孵化中華絨螯蟹3850公斤。
為打造新品種、新模式的推廣平臺,該縣在積極普及先進適用技術的基礎上,著力推進生產基地建設,引進營養價值高、附加值高的名、優、特、新品種,在原河魚屯魚、中國對蝦、日本車蝦等品種的基礎上,新增了海蜇、梭子蟹、大菱鲆、南美白對蝦、美國紅魚等品種。其中,河魚屯魚在養殖面積、數量上均為國內之最。在養殖模式上推廣了多品種立體混養模式、當年二次放養日本車蝦模式、集約化養殖、低密度及工廠化養殖等模式,切實降低養蝦風險,提高單位水體效益。
該縣還制定優惠政策大力發展設施漁業。到目前,全縣工廠化養殖面積達4萬多平方米。經過大力推廣無公害養殖,禁止使用激素和高殘毒魚藥,減少抗生素使用,建立了無公害生產基地,實施"科技興海"戰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