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段時間以來,重慶盤溪水產批發市場白鰱、花鰱(鳙)的批發價格節節攀升,三月中旬前平均價:花鰱8-9.2元/Kg,白鰱5-6元/Kg;三月中旬后平均價:花鰱11.8-13元/Kg,白鰱6-7元/Kg。花鰱上升了44.2%、白鰱上升了18.2%。
一、 商品魚的來源、數量
(一)來源:三月中旬前盤溪市場上的花鰱、白鰱絕大部分來源于湖南、湖北、廣西,重慶本地和四川的只有少部分;三月中旬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從湖南、湖北過來的魚就越來越少了,每天只有1-2車魚,其于的主要是重慶本地的(主要是長壽湖、大洪湖)和周邊省市車程時間在10小時內的水庫養的魚,并且魚的個體沒有湖南、湖北、廣西的大。
。ǘ⿺盗浚喝轮醒懊刻煊25-33車,最多時達48車魚上市交易,三月中旬后每天一般只有14-22車上市交易,最少時只有9車魚。
二、 花、白鰱魚價上漲的原因分析
造成花、鰱魚價上漲的因素有兩個:一是重慶在2006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漁業生產受到重創,生產的魚較少;二是隨著氣溫的升高車程遠的外地魚運不過來。
。ㄒ唬┍镜厣a的魚少
2006年重慶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大江大河水位大幅度低于常年同期水位,全市有2/3的溪河斷流,265座水庫水位降至死水位,471座水庫、2.87萬口山坪塘、8119眼機電井干涸。全市80%的土壤表層已出現嚴重干旱狀況,35%的土壤20厘米以下的土層失水,水田龜裂。受災范圍廣,危害特別重。夏旱連伏旱造成我市所有區縣(自治縣、市)受災。重旱地區人畜飲水困難,部分地區用魚池里的水作為人畜飲用。去年九月市農業局專門制定了抗旱保魚技術,其中一條是抽捕達到商品規格的成魚上市,減少存塘魚量,盡量保住親魚和魚種,所以重慶的商品魚在2006年9月份就銷售完了,連0.5-0.6Kg/尾的魚都上市低價銷售,漁業生產受到重創。
。ǘ┸嚦梯^遠的外地魚運不過來
1、運輸死亡率高。湖南、湖北、廣西到重慶的車程大多需要14-20小時,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運輸途中魚的死亡率也隨著增加;
2、運輸成本增高。在低溫季節一輛載重5噸的活魚運輸車可以從湖北運8千-1萬斤魚到重慶,而高溫季節運輸5千-6千斤都比較困難。增大了運輸成本和風險。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