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湛江檢驗檢疫局始終堅持以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為目標,以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為試點,率先在全國實現對出口水產品檢驗檢疫監管電子化,集電子監管、企業質量管理、移動商務平臺為“三位一體”,使水產品出口通關不斷提速,企業成本大為降低,企業現代化生產管理水平與產品質量大為提高,電子監管手段已成為湛江水產品走向國際市場的有力武器。
為廣東檢驗檢疫局仲德昌局長在湛江國聯企業視察電子監管監控室。
日前,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高興地說:該企業應用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式以后,在大幅度提高了出口水產品的質量和生產管理水平的同時,企業每年還節省了各種費用近千萬元。水產品出口的通關速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原來采用原始的通關模式要用3-6天的通關時間,現在采用檢驗檢疫電子監管和通關模式以后,企業僅用2個小時就可通關,最慢的是4個小時,當天時間就可完成整個通關手續。
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式在湛江國聯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實踐和應用,不僅加快了水產品出口的通關速度,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該企業2001年建廠時出口額僅為63萬美元,而應用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式后,目前該企業每年的外貿出口已突破1億美元大關,出口額增長了160多倍,成為湛江地區首家年外貿出口超億美元的企業,名列全國水海產品出口企業前茅。
目前,湛江地區擁有各類水產品加工企業183家,已取得出口衛生注冊的水產企業41家,是廣東省出口水產加工企業最多的地區,其中應用檢驗檢疫電子監管模式的有6家企業。湛江水產品年出口量已突破10萬噸,出口創匯達4.76億美元(其中,通過電子監管模式出口的水產品占1/5)。水產品出口創匯約占湛江外貿出口創匯的1/3,對蝦出口量約占全國的1/4,水產品加工出口行業已成為湛江地區最具特色的支柱產業,同時還解決了湛江上百萬人民群眾就業和生活難的問題,在湛江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南方漁網編輯:張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