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池塘經濟’1年進賬近2.5萬元。”海城區高德街道辦事處開江村農民老王,在除夕之夜對利用池塘養殖淡水對蝦進行盤點,算出了一筆喜人的豐收賬。
開江村農民開展池塘淡水養殖有著豐富的經驗,早在10多年前, “池塘經濟”便在該村興起。當時的池塘淡水養殖,僅限于一色的單相羅非魚,初期這種“淡水貨”也曾給養殖戶賺個“盤滿缽滿”,后來,由于單相羅非魚在我市農村的普遍養殖,市場對單相羅.非魚的需求飽和,單相羅非魚的賣價由此大跌。近年來,淡水養殖對蝦苗培育成功,于是該村大部分養殖戶將羅非魚的“老塘”改作淡水對蝦的“新塘”, “池塘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
“1畝池塘的淡水對蝦年可養殖3季,收入在1萬元左右。”在淡水養殖上已經有16個年頭的黃叔說。大年初一那天,高德街道辦事處6-7名淡水對蝦養殖專業戶匯聚在開江村,他們一起研究淡水對蝦養殖的新方法,探討淡水對蝦病的防治等問題。記者了解到,開江村農民一些頭腦活絡、精打細算的農民,紛紛利用小溪旁邊的低洼田,山林附近韻零散地建設池塘,大力發展“池塘經濟”。高中畢業的黃仔看到別家養蝦發了財后,他坐不住了,整天圍著一片荒山轉來轉去。經過近一個月時間的、“考察”,日前,他請來一臺大型,鏟車和一臺推土機,經過近兩天時間的運作,一口高地勢的高位池塘形成了。
目前,開江村的淡水對蝦養殖戶已開始對養殖池塘進行最后一輪的消毒工作,準備在春暖時節放養蝦苗。
百年荒山被改造成養殖淡水’對蝦的池塘,成了發家致富的“風水寶地”。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