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現在魚價太高,鯽魚批發價都是每公斤11元,生意做起惱火得很”。昨日,“天府魚莊”老板娘抱怨說,由于魚價上漲,魚莊已賺不到錢了。記者走訪重慶水產批發市場及農貿市場了解到,從春季開始,市場上魚類的銷售價格一直噌噌噌往上漲,創下了7年來的新高。
魚價節節攀升
記者在盤溪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個頭在0.5公斤左右的鯽魚,批發價每公斤10元,比上個月漲了近1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各種魚類漲幅達30%—70%,其中白鰱從6元/公斤上漲到7.20元/公斤,花鰱從7.60元/公斤上漲到11.60元/公斤,魚頭從13元/公斤上漲到22元/公斤。盤溪水產大戶李老板告訴記者,開春以來魚價一直不斷上漲,以鯽魚為例,開春時已經漲到8元/公斤,隨后迅速上升到10元/公斤,現在已經達到11元/公斤了。除鯉魚外,其它魚類的價格也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上漲,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上漲幅度在30%左右。目前重慶市場魚價普遍上漲,特別是以前價格較低的常規品種,如鰱魚、草魚等,價格都翻了番。
在南坪農貿超市,鯽魚、草魚、昌魚等的價格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鯽魚的市場零售價達12—13元/公斤,而平時只賣8—9元/公斤,超市里拌好佐料的魚塊的售價也達到17元/公斤。草魚零售價賣到10元/公斤、花鰱魚則賣到14元/公斤、花鰱魚頭則賣到20元/公斤。而在去年,草魚、花鰱僅賣7元/公斤和8元/公斤。
在南坪農貿市場,做了十來年淡水魚生意的陳老板說,現在魚價的確偏高。就拿青魚來說,春節前的旺季,每公斤不過14元左右,而現在卻到了20元。陳老板說,上一個高價魚市應當在1996年到1997年,那時候鯽魚、鳊魚的價格每公斤14元左右,青魚、花鰱的價格每公斤也在11元左右,而現在的魚價,則是1997年以后的最高。
供求漸漸失衡
盡管價格上漲了,但市場仍然供不應求。長期經銷淡水魚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以前的時候還可以和供應商討價還價,但現在的價格一般都沒有商量的余地,而且必須早點去才能進到魚。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對魚的需求明顯增長,最突出的是餐館需求。由于禽流感一度給主營雞鴨的餐館蒙上陰影,許多以家禽為主原料的餐館轉做魚莊,致使全市餐館對魚的需求量上升近40%。
據市水產品協會李副會長介紹,由于魚價上揚等原因,市場內當天鯽魚的交易量約十七八噸、花鰱的交易量近10噸,與同期相比略有上升,而市場外圍方面,銷勢也極為火爆,估計銷售在10萬噸以上。李副會長介紹,目前我市魚莊不斷增加,需求量激增,但供應卻無法跟上。
市場遲遲難穩
今年的魚市為何供求失衡?據盤溪水產批發市場書記祝道貴分析,近年來水產養殖結構發生了一些變化,特種水產養殖面積增大和普遍采用的混養模式,使淡水魚總產量受到影響。以草魚為例,去年的最低批發價為5?郾6元—6元/公斤,魚價賤,讓養殖戶無錢可賺,打擊了養魚的積極性。養的魚少了,市場缺口大,價格自然走高。而以往湖北魚是重慶市場主角,枝江市60%的魚都是供應重慶市場。但是今年開始國家漁政不許在湖泊內圍欄養魚,湖北魚大幅減產,再加上由于運送活魚的車輛裝載普遍超重,新的交通法實施后,交通管理力度加大,部分水產經營戶出現了少運、停運現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淡水魚供求失衡。此外,飼料等價格上漲,養魚成本加大,也是造成現在淡水魚價偏高的重要原因。
但目前為止,還看不到魚價趨于平穩的跡象,業界希望到7月中旬,本地魚大量上市后,漲價趨勢會有所緩解。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