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世界范圍內魷魚供應情況普遍好
魷魚捕撈量在連續幾年的持續下降后,2006年趨勢終于有所扭轉。捕撈量激增,尤其是大西洋西南部地區。因此,所有主要魷魚進口國家進口量跟2005年相比,均有所增長。2006年上半年,魷魚進口價格有所下跌,然而,到2006年下半年,進口價格又開始有所恢復。
中國依然是最主要的魷魚進口國家
中國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魷魚進口國家,其中大部分魷魚進入中國魷魚加工企業,用于加工再出口到日本市場。2006年前11個月,中國進口魷魚總量為260000噸,跟2005年同期相比,增長53%,同時,中國魷魚供應商也有所改變。2005年,中國魷魚主要供應商為韓國和朝鮮,而2006年,秘魯和美國魷魚在中國銷售量明顯增長,兩個國家在中國銷售量均比2005年同期增長一倍。阿根廷魷魚在中國銷售量也有所增長,這反映了2006年中國魷魚捕撈船只在阿根廷海域捕撈成本太高。
中國魷魚出口量并沒有隨著進口量的激增而大量增長。2006年中國魷魚出口量跟2005年相比,只是輕微增長15%。這意味著有很大一部分魷魚在中國本地市場銷售。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中國魷魚加工產品在日本市場銷售量有所減少,而在美國市場銷售量則急劇增長。
對照進口額和出口額,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中國魷魚加工產業的價值。2005年,中國冷凍魷魚進口總額為16600萬美元,而同年魷魚加工產品出口總額為22000萬美元。增值6000萬美元。然而,2006年前11個月,魷魚加工產品出口總額為21500萬美元,比進口總額低400萬美元。是中國魷魚加工產業走向末路?可能不盡然,因為中國魷魚出口商正在等待日本市場魷魚消費的高峰期,通常情況下,新年和春天是日本市場魷魚消費旺季。然而,2006年,中國魷魚出口單價急劇下跌,為2.15美元/千克。而2005年,中國魷魚出口單價為2.45美元/千克。
所有魷魚進口市場進口量均有所增長
2006年,日本魷魚市場進口總量跟2005年相比略有增長。主要是源于從南美洲進口量打幅度增長。去年,日本魷魚市場進口總量達到67000噸,為最近幾年歷史最高水平。然而,2006年日本市場魷魚銷售價格有所下降,這反映了魷魚實用價值更高。2006年日本市場魷魚冷凍儲量也要高于2005年。但是,整體上看來,日本市場看起來更加成熟。
美國在國際魷魚貿易中變得日益重要
在上面描述中國的篇章中已經提到過,2006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魷魚量和從中國進口的魷魚加工產品總量均有所增長。由于魷魚加工產品再出口的緣故,2006年前11個月,美國魷魚出口總量比2005年同期增長30%,而魷魚進口總量則比去年同期增長21%。美國魷魚進口市場幾乎一半的魷魚產品來自中國,然而,亞洲其他國家,如泰國和印度2006年也擴大了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量。最近幾年,美國魷魚在日本市場銷售量一直呈下降趨勢,通常情況下,美國魷魚出口到中國,在中國經過加工之后再出口到日本。
歐洲魷魚市場發展勢頭強勁,但并不依靠中國
意大利是歐洲主要的魷魚市場,魷魚進口量一直呈增長趨勢,2005年,意大利市場魷魚進口量達到93600噸。預計2006年全年進口量將超過這個紀錄。2006年全年意大利市場進口總量預計將接近100000噸。意大利魷魚市場的主要供應商依然是西班牙(供應量占意大利市場進口總量的28%)。最近幾年,泰國擴大了小魷魚和冷凍包裝魷魚產品在意大利市場的份額。成為意大利魷魚市場的重要供應商。意大利魷魚市場從阿根廷進口量取決于阿根廷魷魚捕撈量,2006年,從阿根廷進口量明顯增長。而且2006年最近幾個月意大利市場魷魚銷售價格一直呈上漲趨勢。
實際上,西班牙魷魚市場進口的魷魚大多數是西班牙本國船只捕撈,在大西洋西南部港口登陸后再轉運。2006年,西班牙市場大約四分之三的魷魚進口產品是由本國船只捕撈的。實際上西班牙市場每年由于進口產品僅有60000噸。迄今為止,印度是西班牙魷魚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市場跟別的市場有本質區別。泰國是印度魷魚市場的重要供應商,而西班牙魷魚市場又主要依靠印度市場。最近幾年,印度魷魚產品質量有很大改善,但是,這并不能表明印度魷魚產品優于泰國魷魚產品。秘魯,過去曾是西班牙魷魚市場的重要供應商。目前已失去原有地位。可能由于最近幾年傳統的魷魚生產地捕撈量大幅度增長,西班牙貿易商目前更注重長期建立起來的信譽和產品質量。
魷魚產業前景還不能確定,但是不可能太黯淡
跟往年這個時候一樣,此時都要對大西洋西南部2007年的捕撈季節做一些估計。世界魷魚市場發展很大程度上都依靠于此。然而,目前還太早,并不能做出任何正確預測。此外,秘魯魷魚產業的El Nino現象也會對國際魷魚貿易造成一定影響。12月份,世界魷魚市場看起來需求均比較旺盛。中國和美國魷魚消費量也明顯增長,而傳統的魷魚市場(日本和地中海國家)需求依然保持旺盛。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