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3月21日上午9點35分,海安縣老壩港綜合養殖場的100箱、2噸活鰻從上海浦東機場順利起飛,踏上了赴日的征程。今年以來,這家江蘇唯一獲準向日本出口鰻魚的企業已出口活鰻17批41.54噸。 鰻魚作為我國最大的單項出口農產品,因受去年7月“孔雀石綠”事件的影響,全國范圍內出口曾一度處于停頓狀態,唯獨海安縣老壩港綜合養殖場的活鰻能夠源源不斷地游上日本餐桌。
20日晚21時,我們隨南通檢驗檢疫局檢疫官們前往海安縣老壩港綜合養殖場。據介紹,為盡早促成南通鰻魚再次走出國門,南通檢驗檢疫局在繼續做好出口鰻魚注冊養殖場的日常監管的同時,在轄區內開展了注冊養殖場的普查、清理、整頓工作,切實提高了注冊養殖場的整體水平。經過檢企的共同努力,今年南通鰻魚出口呈現良好勢頭。檢疫官還對夜赴海安縣老壩港綜合養殖場檢驗檢疫作了解釋。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對出口活鰻的檢驗檢疫新規定,去現場對這批即將出口的活鰻做裝運前監管封箱,以確保合格的活鰻產品安全出運。在此之前,這些活鰻已按規定進行了嚴格的藥殘檢驗,在所有項目均符合規定要求后,才能準許養殖場將其裝箱出口。由于這些輸日鰻魚都是搭乘周二上午九點上海飛日本航班,按此推算,每批出貨必須要在前一天深夜進行裝箱,因此檢驗檢疫部門對其進行檢驗監管封箱也就根據養殖場的需要安排在深夜進行,確保貨物第二天凌晨五六點趕到上海機場。
22時45分,檢疫官抵達養殖場后,立即向養殖場技術人員詢問養殖場鰻魚用藥的情況,查驗了相關飼養、用藥記錄,認真核對這批活鰻的檢驗報告,隨后就開始了現場監管工作……兩只200瓦的大燈把裝箱現場照得燈火通明。工人們開始捕撈鰻魚,鰻魚濾水后稱重,檢疫官進行監磅。在重量準確無誤后,就讓工人將鰻魚倒入裝著少許冰水的雙層塑料袋中進行充氧,隨后將袋口扎緊密封后裝入紙箱,用檢驗檢疫專用封箱帶對紙箱封箱,裝上東方航運公司的專用運輸車。最后,檢疫官對全部貨物進行清點,確認箱數無誤后,才結束了整個現場檢驗監管工作。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