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年年三月是長江刀魚開始在市場上放量的季節,但是今年長江刀魚的上市量卻比去年少了6成。記者從本市最大的水產市場———銅川水產市場獲悉,盡管本周長江刀魚的價格行情開始有明顯表現,如3兩半以上的每公斤售價約2400元,3兩以上的每公斤價格為2040元,2兩半的也要1600元,但是市場供應量卻一直沒有跟上。來自刀魚批發商方面的消息,今年長江口刀魚的捕獲量明顯比去年少,貨源供應不足。
長江刀魚號稱“長江第一鮮”,學名為長頜鱭,是一種海淡水洄游性的魚類,每年要從大海游入長江產卵。民間流傳著“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后魚骨硬似鐵”的說法,也就是說清明前的刀魚鮮味最美,甚至連魚骨都能入口品味。因此,三月也就成為刀魚行情最俏的時節。對于今年滬上刀魚上市量驟減的情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資源室主任施煒綱認為,刀魚是一種對鹽度極為敏感的魚類,近年來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設使長江鹽度發生變化,給刀魚繁殖帶來嚴重影響。如今三峽庫區的蓄水造成長江口海水倒灌,原本密度較低的刀魚活動范圍擴大,因此捕撈更加不易,上市量也明顯減少。
記者在本市水產市場上發現,一種外形與長江刀魚極為相似的“湖刀”正被大量叫賣,其價格僅僅是長江刀魚的一半左右。施煒綱研究員告訴記者,這種“湖刀”其實是長江刀魚的“陸封種”,它的肉質口味根本不能與正宗的長江刀魚相比。
銅川水產市場分析師戴鴻根告訴記者,由于市場上刀魚品種良莠不齊,價格落差較大,導致目前長江刀魚的銷量很小。他預計,眼下的高價位將會持續7-10天,屆時如果購買力依然較弱的話,價格將會有所下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