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在休漁兩個星期后,廣州市面冰凍魚開始占海魚的主流,由于供應充足,魚價常規性地波動略有上升。另行內人士認為冰凍魚的營養其實也不錯。
目前,廣州市場凍魚補市量充足。廣州魚市場的凍庫這幾天開始增加往肉菜市場投放冰凍海魚。平時每天廣州市面有100噸的魚是從魚市場出來的,冰鮮和冰凍魚各半。但隨著休漁期的到來,冰鮮魚日供應降到每天30噸左右,價格升高了二三成;庫存的冰凍魚大量流入各大肉菜市場,逐漸發揮“補市”作用。廣州魚市場有關負責人說,各個魚市場儲存的冰凍魚大約有四五千噸,完全能夠維持兩個月的供應,價格可以保持平穩。
在肉菜市場,冰凍的紅衫魚、帶魚、白倉魚和馬鮫都比較熱銷,紅衫魚還占到海魚供應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蘇眉、老鼠斑等進口魚的升幅超過了20%,主要是目前非收成季節和進口關稅原因所致。淡水魚的鱸魚和桂魚也因為舊魚賣完、新養的尚未成氣候也升了價。
按照傳統觀點,冰鮮魚離出水的時間短,市民往往認為冰鮮魚比較鮮活,市場價格比冰凍魚要貴。但行內人士認為冰凍魚的營養保存其實也不錯,因為海魚如果被捕撈上船,立即進行零下30攝氏度的急凍處理,凍得像石頭那么硬,能夠保存半年以上不變質;如果條件不具備,就用大量的冰塊保鮮,由外到內緩慢降溫,保存期也就只有幾天。與廣州相反,在北方,吃冰凍魚的要多于冰鮮魚。
另外,由于海魚生存的環境比淡水魚要遠離大陸污染,其天然性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市民認可。在廣州魚市場等水產市場,每周都將樣品送交農業局屬下的農業標準與檢測中心進行專門檢測,主要是檢測甲醛有否超標,至今沒有發現有質量不過關的產品流入,市民可放心食用。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