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在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的湖面上,都活躍著諸暨養蚌人的身影。從日前剛結束的紹興市農業外拓工作座談會上獲悉,諸暨人不僅在本地把珍珠養殖業搞得火熱朝天,同時,也把“這把火”燒到了中國的五大淡水湖。
在諸暨,珍珠養殖自古就有,但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珍珠養殖漸成氣候。經過多年發展,至今已經形成400多家珍珠加工企業,并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
隨著珍珠加工規模不斷擴大,當地的淡水資源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因此,諸暨的珠農開始積極尋求對外“擴張”。此外,江西、湖南、湖北等地勞動力成本低廉,也是吸引珠農“走出去”的重要原因。據介紹,目前,當地的珠農已經把珍珠養殖的“版圖”拓展到了淡水資源豐富的洞庭湖、太湖、鄱陽湖等水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省以及杭嘉湖、寧紹、金衢等地區都留下了諸暨珠農的足跡。而在這些水域里出產的珍珠,最終將被送回諸暨進行深加工。
據諸暨市農業局統計,該市淡水珍珠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六成,市區珍珠基地面積8萬畝,外建珍珠基地面積30萬畝強,外建珍珠基地已經超過本地面積近2倍,并形成了一條外地養殖、本地深加工的珍珠加工產業鏈。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