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浙江省舟山海域發生赤潮,令海鮮供應趨于緊張。昨晚和今晨對舟山市水產品市場進行了調查。
海鮮價格上去不少
昨晚11點,記者來到江東水產批發市場時,市場門口停著上百輛汽車,但碼頭上送貨的漁船不多。這里是舟山市70%水產品的集散地。
一位從奉化來進貨的漁販陳先生對記者說,這兩天海鮮價格上去了不少,原先批發價每公斤10元的帶魚,現在賣到16元,普通的鯧魚批發價也比以往漲了三四元。他向記者坦言,為了能進到便宜的貨,他從晚上九點就到了這里,但一直沒有“合”上好價。
據批發商介紹,現在市場的主要貨源來自廣東、海南、福建,而舟山漁貨僅占總量的30%。受赤潮影響,帶魚、鯧魚等數量明顯減少,價格自然會往上走,而這樣的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江東水產批發市場一位值班的管理人員對記者說,從5月14日夜間開始,到港的東海漁貨大約減少三成。這些天,他們正在與廣東、福建等地的漁商聯系,爭取組織更多的漁貨入市,以彌補東海漁貨減少的不足。據了解,昨晚,該市場成交量比往日有所減少。
淡水貨變得“搶手”
今天上午,在曙光菜場海產品的攤位上選購的市民依然不少,但大多數人對價格頗為無奈。王家社區的俞大媽指著手上提著的一條鯧魚說,幾天前,這條鯧魚6元錢可買了,現在要花10元。
在該菜場的淡水產品攤位上,記者卻看到另外一番情景。不少市民都在選購新鮮活魚,活蹦亂跳的鱸魚、鱖魚、鯉魚、鯽魚、鯰魚以及河蟹、活蝦、黃鱔等淡水養殖水產品裝入了“馬大嫂”們的菜藍子。有人坦言,除價格因素外,他們也怕買到赤潮發生海域的海水產品,會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據記者上午在市區各菜場了解到,市區淡水產品供應還比較充裕,價格也較為平穩。
下月面臨禁漁期
據浙江省海洋監測預報中心介紹,赤潮區域水體的溶解氧大,營養鹽豐富,預計短期內還不會消亡,有關部門將繼續跟蹤監測。
今天上午,記者連線舟山海洋漁業局捕撈處。該局的陳先生介紹,赤潮發生后,舟山漁民已改到其他海域捕撈,由于下個月又將開始一年一度的禁漁期,出海的船只有所減少,這些因素導致最近主要海產捕撈海域的出產量下降。他認為,舟山海域發生的這次大規模赤潮,會對周邊城市近期的海產品價格產生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